马王堆帛书《相马经》校补

马王堆帛书《相马经》校补

ID:9914246

大小:7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5-15

马王堆帛书《相马经》校补_第1页
马王堆帛书《相马经》校补_第2页
马王堆帛书《相马经》校补_第3页
马王堆帛书《相马经》校补_第4页
马王堆帛书《相马经》校补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王堆帛书《相马经》校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437馬王堆帛書《相馬經》校補(首發)蕭旭靖江市廣播電視臺馬王堆帛書《相馬經》釋文最早由整理小組發表於《文物》1977年第8期。新近出版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收錄並重新作了釋文及注釋《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2冊圖版,第5冊釋文注釋,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32—39、169--181頁。。為避繁複,本文節引其注釋。(1)旁又(有)積(績)緛(繻)注釋:積緛,疑讀為“績繻”。“績繻

2、”疑指析成絲縷捻接起來的彩色繒帛。在此疑用於比喻馬眼中或周圍的筋肉經脈。(P171)按:“緛”是“繻”俗別字,疑讀為須,俗作鬚、䰑。《廣韻》:“繻,又音須。”是二字同音。《說文》:“須,面毛也。”此指馬眼旁邊的須毛。疑“積”讀如字。積緛,謂叢聚的毛髮。(2)陽前陰後,瘛乎若處收稿日期:2015年1月25日發佈日期:2015年1月27日頁碼:16/16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437注釋:瘛,筋脈痙攣抽動。或可讀為“

3、契”,訓為“合”。(P172)按:瘛,讀為㝣。《說文》:“㝣,靜也。”《玉篇》引《蒼頡篇》:“㝣,安也。”《廣韻》:“㝣,安也,靜也。”瘛乎若處,言靜如處女也。字亦作恝、?,《孟子·萬章上》:“公明高以孝子之心為不若是恝。”趙岐注:“恝,無愁之貌。”《說文》:“?,忽也。《孟子》曰:‘孝子之心不若是?。’”字亦作絜,《廣雅》:“絜,靜也。”《玄應音義》卷16:“絜,古文作㝣,同。”“潔”訓清靜亦同源。(3)一寸逮鹿,二寸逮麋,三寸可以襲歍(烏)注釋:襲烏,形容馬的速度快到可以襲擊烏鴉。(P172)按:襲亦逮也。《廣雅》:“襲,及

4、也。”下文即作“遝(逮)歍(烏)雅(鴉)”。(4)夫勶(徹)肉散筋,而頸領?(彌)高,澤光〈弱〉(?--彌)強,而筋骨難勞注釋:徹,緊縮。陳劍指出“弱”乃“?”字寫誤。(P172)按:“徹肉”與“散筋”連文,“徹”當讀為弛。《禮記·收稿日期:2015年1月25日發佈日期:2015年1月27日頁碼:16/16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437檀弓上》鄭玄注:“填池,當為奠徹,聲之誤也。”據下文“散筋者,欲諸筋盡細,細多

5、利”,“散筋”指筋細。“光”字不誤,下文云“澤光者,欲目旁之澤毋(無)毛,毋(無)毛多氣”,又云“四肉中度者,欲目旁盡毋(無)毛,毋(無)毛多氣”,則“澤光”指目旁無毛而言。下文云“欲目旁黑澤而苦”,是“澤”指目旁有黑澤的部位。《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引《相馬五藏法》:“馬頭為王,欲得方。目為丞相,欲得光。”句謂馬肉鬆弛,筋細者,如果頸領越高,目旁越無毛,則其筋骨難以疲勞。言此馬堪于久勞也。(5)析方為兌(銳),而心氣?(彌)斬;斬短續長,其量乃得;損陜(狹)益廣,善走有力注釋:斬,疑義為剛強、果絕。(P172)按:“斬”字下當

6、是涉下而誤書重文符號。“心氣彌”下不當是“斬”字,下文數言“多氣”,或補“多字”,亦可能是“大”、“長”等字。(6)弗?弗久,繭然有朕有骨,而朕有肉章收稿日期:2015年1月25日發佈日期:2015年1月27日頁碼:16/16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437注釋:繭然,疑讀為“桀然”或“謋然”。桀然,高聳貌。謋然,迅疾裂開貌。朕,疑訓為罅隙、縫隙。(P172--173)按:《集韻》:“?,起也。”與此當非一字。?,

7、疑讀為灼。久,讀為灸。繭然,讀為“堅然”,堅固貌。(7)根其囗囗囗[上]有刻盧,其中有玉按:盧,讀為縷。《淮南子·氾論篇》:“(大夫種)身伏屬鏤而死。”《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越王遂賜文種屬盧之劍。”徐天祜注:“盧,當作鏤。”朱起鳳曰:“鏤、盧古讀同聲,故兩字通用。”又云:“婁即鏤字之省。‘屬鏤’借為‘屬鹿’,或為‘鹿盧’,並音之變。”朱起鳳《辭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60頁。下文云“玉中又(有)瑕,縣縣(懸懸)如絲,連如纑”,“纑”亦“縷”借字,二文正可以對讀。此言玉中如有刻畫的絲縷。下文又云“中又(有)玉

8、英者,艮(眼)也”,疑此文“玉”下脫“英”字。“玉英”指馬眼,疑刻縷指馬眼上的毛細血管。《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引《相馬五藏法》:“目中縷貫瞳子者,五百里。”又“目中白縷者,老馬子。”“縷”所指亦同。(8)雍(擁)蒙別環,細者如塼,大者如?收稿日期:2015年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