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考试题5

高三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考试题5

ID:9916796

大小:163.9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15

高三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考试题5_第1页
高三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考试题5_第2页
高三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考试题5_第3页
高三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考试题5_第4页
高三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考试题5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上册期中检测考试题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州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共3大题,17小题,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物理单位是()A.质量、米、秒B.牛顿、米、秒C.千克、米、秒D.牛顿、米、米/秒2.北京奥运火炬实现了成功蹬上珠峰的预定目标,如图所示是火炬手攀蹬珠峰的线路图,请跟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的位移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C.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D.峰顶的

2、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大3.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只有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4.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

3、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A.2B.3C.4D.55.5月的天空是相当精彩的,行星们非常活跃,木星冲日、火星合月、木星合月等景观美不胜收,而流星雨更是热闹非凡,宝瓶座流星雨非常壮丽,值得一观.在太阳系中,木星是九兄弟中“最魁梧的巨人”,5月4日23时,发生木星冲日现象.所谓的木星冲日是指地球、木星在各自轨道上运行时与太阳重逢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木星与太阳黄经相差180度的现象,天文学上称为“冲日”.冲日前后木星距离地球最近,也最明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月4日23时,木星的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B.5月4日23时,

4、木星的加速度小于地球的加速度C.5月4日23时,必将是下一个“木星冲日”D.下一个“木星冲日”必将在5月4日之前的某天发生6.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动。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D.顾客对扶梯作用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7.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

5、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8.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A质量相同的物体B以速度v向A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A、B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A、B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的时刻是()A.A开始运动时B.A的速度等于v时C.B的速度等于零时D.A和B的速度相等时mm2m2mF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

6、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的最大拉力为()A.B.C.D.10.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静止时距地面高h.现用力向下拉球使球与地面接触,然后从静止释放小球,假设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球上升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球上升过程中,系统的势能不断增大C.球距地面高度为h时,速度最大D.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是二、实验题(2小

7、题,共16分)11.(4分)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O点,为了确定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一步操作中必须记录的是()A.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B.描下O点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C.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D.两个弹簧秤的读数.12.(12分)(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所安装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该同学有装置和操作中的主要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为了使小车受到合外力等于小沙桶和沙的总重量,通常采用如下两个措施:(A)平衡摩擦力: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小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