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册期中形成性测试题

高一地理下册期中形成性测试题

ID:9917707

大小:339.4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5

高一地理下册期中形成性测试题_第1页
高一地理下册期中形成性测试题_第2页
高一地理下册期中形成性测试题_第3页
高一地理下册期中形成性测试题_第4页
高一地理下册期中形成性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下册期中形成性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形成性测试卷地理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选出,并填入答题表中。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D.湖北、江苏、辽宁、贵州2.产业革命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各国实施控制人口的政策B.生产力水平低C.人口死亡率高D.自然灾害和战争频繁3.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

2、口增长模式均属于“现代型”B.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均属于“传统型”C.大洋洲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D.亚洲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4.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A.大批农民工流向沿海地区打工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的人口迁移5.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国际间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C.由城市到农村D.由城市到城市6.影响人口迁移往往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是A.自然因素B.交通和通信因素C.经济因素D.政

3、治因素7.我国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则大于500人,关于两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影响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oB.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较发达C.两地环境的人口容量都已达到极限D.两地人口数都远远低于环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8.“木桶效应”说法正确的是A.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长的桶板B.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短的桶板C.如果桶板代替资源,则长的板决定了人口的容量D.地球上人口的容量决定于人类自身9.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读图判断①按人口

4、发展规律,四种模式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丁、丙、乙、甲②乙人口模式的主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③丙模式符合非洲地区的人口增长特点④四种模式中人口增长较慢的是甲和乙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读某城市地区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图中可以形成住宅区的有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商店的服务范围是固定不变的B.相邻的两个商店其服务范围有明显的界线C.一般的人只到离家较近的商店购买物品D.受个人行为习惯的影响,不可能选择离家较远的一家商店购买物品12.通常情况下,服务范围最大的是A.街头摊

5、点B.居民区米店C.居民区超市D.汽车交易市场13.两个同一级相邻的城市,它们的服务范围A.互相独立和排斥B.可能发生重叠C.包围与被包围关系D.都有可能14.现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心主干道实行“出租汽车单双日行驶制和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的主要是A.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B.削弱出租汽车相对于公交车的竞争力C.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体”D.提高公交系统职工工资15.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B.自然地理条件不宜于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D.中小城市的发展

6、,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16.如果你是一个特大城市的市长,那么你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拟采取的措施有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转移部分人口,吸纳高素质人才②建设立体交通道路系统,控制运行机动车辆总数量③将对环境有污染的工厂一律清除出本市、本地区之外,加强园林绿化建设④控制人口增长,规划建设大量高档次住宅,建筑物高大且稠密A.①③B.①④C.①②D.②③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原地区只能发展种植业,山区只能发展畜牧业B.我国将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北纬22。,这是改造自然的结果C.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D.自然因素是

7、影响农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18.与世界城市化发展相关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A.季风水田农业区的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19.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种植的饲料用来饲料A.肉牛B.绵羊C.奶牛D.生猪国大米连续6年稳居世界外销量第一,由此赢得“世界米仓”的桂冠。泰国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⑤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⑥农业劳动力充足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⑤⑥21.世界自然条件优越的农业地区与最主要的商品粮产区不完全一致,主

8、要原因是A.水热条件的差异B.垦殖历史长短的不同C.农业科技水平和人口多少的差异D.农业劳动力多少的不同22.兼有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日本D.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