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3

高一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3

ID:9918510

大小:199.3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15

高一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3_第1页
高一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3_第2页
高一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3_第3页
高一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3_第4页
高一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 每题1.5分共57分)1.“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五年。……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苏武牧羊》中的“社稷”是国家的代称,主要是因为A鬼神等迷信思想盛行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D国家的税收主要来自土地上出土的谷物2.据《左转》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下列对引文中所说“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土地归国家所有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C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D村社成员集体耕种3.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成

2、私田B铁器牛耕的使用C分封制瓦解D奴隶制瓦解4.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形式不断变化,以下有关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井田制实质是一种土地公有制B历代统治者都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C战国的商鞅变法全面肯定土地私有制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形式,自唐开始实行5.宋代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形式的主要原因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D人口增加,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减少6.春秋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此处的“田”属于A国有土地B君主私有土地C地主私有土地D自耕农私有7.从南北朝时期到南宋,

3、我国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江南小镇的景色更迷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因素是①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②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③统治阶级对经济发展的重视④北方战乱,人民大批南迁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8.人口迁移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南方人口数量逐渐超过北方B导致南方人地矛盾突出,破坏了生态平衡C江南开发进程加快,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南北风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9.汉代是我国历史的重要阶段,下列史实发生在汉代的是①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②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③烧制出了彩瓷A①②③ B①②C①D③10.

4、古代的罗马贵族以身穿丝绸服装为时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的时代可能在A春秋B秦朝C汉代D唐代11.宋朝的钧瓷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红”。有的以天青或月白与紫红色交相辉映,别致美观,称为“钧紫”。这种瓷器最有可能产于A官营手工业B私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瓷器工场1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产品大多非常精美,在古代手工业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作坊生产②技术和生产工艺保持世界领先地位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提供精美商品和用于对外贸易交流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13.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中国商业发展”过程中,搜集了下列信息,其

5、中不正确的是A周朝出现“工商食官”政策B隋唐时期,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市C宋代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明清时期,农产品尚未进入市场14.唐朝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所反映的实质是A杜绝在乡村以及边远地区设市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县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15.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A《坊墙倒塌以后》B《汴河两岸》C《长安城的落日》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16.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有①出现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②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③农业

6、结构发生变化,农产品日益商品化④劳动力成为商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17.大前提: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小前提:明朝以前农业生产中存在普遍的长工和短工;结论:明代以前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大前提、小前提都正确,结论错误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C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错误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正确18.“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篡要·卷七》)材料中“可谓中国不缺耶”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物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B所谓夷货,中国均可生产C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D夷

7、货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19.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冶矿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初政府规定,凡外方来使发给凭证,因国家而异,来华贸易时间有限制,如许日本商人十年来一次,且船舶有定数,人员有定额,在指定港口勘合凭证、检验,然后商货运京师开市。若非人贡,则不许来华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