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投连险的不足

看见投连险的不足

ID:9920448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5

看见投连险的不足_第1页
看见投连险的不足_第2页
看见投连险的不足_第3页
看见投连险的不足_第4页
资源描述:

《看见投连险的不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看见投连险的不足看见投连险的不足  为什么还会有传统寿险的市场存在呢?这说明投连险也有一些不足呀,我们来看看它的本质.  投连险的本质  因银行加息降税,股市大涨,近来投连险与万能险大展光辉,传统寿险暗然失色,传统寿险一直占据着保险市场的绝大部分江山,这回大有阵地不守之势。  那么投连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为什么这个新型险种会有这么多的功能,给客户这么多好处呢?传统寿险与投连相比,是不是就那么尽善尽美呢?是不是谁都适合来买投连呢?让我们把投连险的漂亮包装撕开,直接看看它的本质,上面的问题就了如指掌了。  投连险的条款很多,看上去云里雾里,听起来也是复杂无比。其

2、实我们只要记住一条公式,就明白投连险的功能与利益的出处了:“投连险=自然费率下的可终身续保定期寿险+投资”(相应的,“万能险=自然费率下的终身续保定期寿险+有保底投资”,关于投连与万能的各自优缺,此篇暂时不谈,待有空再说。)  自然费率,就是投保人应支付的保险金额的纯死亡成本(保障费用),这是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及死亡率来定的,非常公平,是保险公司提供保障的成本,客户不移至理要支付相应的费用。所以客户的帐户上只要有够扣保障费用的钱,投连险就提供基本保障。这就是投连险设有缓缴期的来源了。  投连险的身故保障是基本保额加个人帐户值,明显比传统寿险多支付了一块。用上

3、面的公式解释,因为保险公司已经扣走应该收取的费用了,投资的钱是客户的,自然要还给客户了。投连险能自由部分提取,公式上已经说明了,投资的钱是客户自己的,当然有权利自由提取了。  至于其他什么保费保额可以随时调整等等利益,通通都能从上面那个公式找到答案。  所以投连险没什么天大的秘密,就是这么一句话,客户拥有了保障,就要支付应该交的保障费用,多交的钱就交给保险公司代为投资了。  有优必有缺,我们重点来看看投连有什么缺点。(作为客户,要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产品,不但要看保障需求,还特别的要看这个产品的缺点,如果这个产品的缺点您能承受,又能很好的满足你的保险需求,您就

4、可以选购。否则,换,直到您能接受它的缺点为止。)  既然是自然费率下的,就意味着随着被保险人年龄的增长,保障费用是不断提高的。年龄越大,扣的保障费用越多。到了65岁以后,就不是一点点的加了,而是跳跃性增长。所以代理人就会建议客户,到了这时候,您就要把基本保额降低,以免扣的费用过高,而且您这时候也完成家庭责任了,不用拥有这么高的身故金了。  这些话都没错,问题就在于,如果您的第一张保单买的就是投连,代理人必然会为您附加上重大疾病险。年老了,最需要的就是保障重大疾病,如果把主险保额调低,附加的重大疾病险必须跟着调低。代理人又会讲了:没事,您的帐户里已经有一大笔钱

5、了,足以相抵调低的重大疾病险金额了。可是谁都知道,投资是有风险的,这帐户里的钱是不确定的,谁能保证,到我真正需要用钱时,是熊市还是牛市呢?如果刚好就是金融大风暴,没准里面一点钱都不剩呢!  买保险的目的是为了用期缴的方式,用一笔小小的钱,马上去把一大笔的钱的固定下来,换取时间,让自己有时间去慢慢挣够,没时间就让保险公司支付这笔大钱。显然,投连的风险性决定了它并不能做到最终的确定性。  既然是定期寿险,就是支付一期保费,保险公司就给予一期保障(投连相对于一般的定期寿险优势,是它的保证续保终身),您不支付了,这保障就没有了。所以投连险的灵活缴费,是建立在您的个人

6、帐户上有钱可扣的基础上的。很多代理人都说,您只要交十年,二十年就可以保终身了。这是误导!代理人不能保证投资收益有多少,也就是说您的个人帐户值是不确定的。如果您选定的期缴保费很少,本金不多,利益也不会高,个人帐户里的钱可能就会出现不够扣保障费用的情况,这时候,您要么调低保额,要么就交钱。  综合起来讲,投连的缺点其实就是它的投资风险性,不确定性。所以,不建议客户的第一张保单买投连(万能也不建议,理由另篇再述),而是应该把基本保障做足了,有闲钱没渠道投资,再买投连做为第二张保单补充养老或其他的保障。另外,您要是资金不充裕,也不应该去买投连。投连需要长期性的连续投

7、资,缓缴期是非常时期才用的非常手段,不鼓励客户经常使用这项利益,因为这会损害您的长期利益。  买投连险的前提是:您需要一份保险。如果您单纯的想从投连获得投资收益,请直接去买基金吧。基金定投的收益一定会比投连高。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