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与徐累的“中西融合”——嘉德“中国油画和雕塑”拍卖专场所想

林风眠与徐累的“中西融合”——嘉德“中国油画和雕塑”拍卖专场所想

ID:9924749

大小:2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5

林风眠与徐累的“中西融合”——嘉德“中国油画和雕塑”拍卖专场所想_第1页
林风眠与徐累的“中西融合”——嘉德“中国油画和雕塑”拍卖专场所想_第2页
林风眠与徐累的“中西融合”——嘉德“中国油画和雕塑”拍卖专场所想_第3页
林风眠与徐累的“中西融合”——嘉德“中国油画和雕塑”拍卖专场所想_第4页
林风眠与徐累的“中西融合”——嘉德“中国油画和雕塑”拍卖专场所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风眠与徐累的“中西融合”——嘉德“中国油画和雕塑”拍卖专场所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林风眠与徐累的“中西融合”——嘉德“中国油画和雕塑”拍卖专场所想林风眠与徐累的"中西融合"——嘉德"中国油画和雕塑"拍卖专场所想口文/王晶洁2004年嘉德"中国油画和雕塑"拍卖专场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从春秋两季的上拍作品看.除了名副其实的"油画和雕塑外.还多了不少纸上作品.当然.素描,版画或水彩本来就属于西画的类型.归入"油画和雕塑"的大概念并不值得奇怪.有趣的是.一些看上去可归入中国画类型的作品也被收编进来.如林风眠的水墨人物.赵春翔的写意花乌.徐累的当代工笔画.等等.这显然属于不拘一格的做法.出位的

2、招数更体现了从业者在开拓拍品思路上的良苦用心.这也说明了.随着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日益成熟,拍卖分类上的固有概念.已经不完全符合人们对艺术品类型更加细化的认识.可以相信.在以后的拍卖市场中.准确合理的定向整编.有助于艺术品收藏者越来越成熟的集群认同.仅以林风眠和徐累为例.将他们的作品归人中国画一类.固然有其道理.因为绘画材料无非彩墨与纸.画面中也不缺少所谓中国式的意境.但是.熟悉中国画千年发展线索的人知道.中国画有着自身审美的特殊性.从线条,墨色,意境.到最终宣扬"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传统意义的中国画

3、代代相因.传承有绪.代表着一种恒定,和谐的艺术趣味和制式.不过,这样的概念在20世纪以前是成立的.往后社会现实的变化.使中国艺术在和西方文明的碰撞中拐弯.所谓的中国画面临着不得不改的选择.林风眠无疑是一个先行者.在他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改变当时艺术的没落情势时.他已经对中国画创造的萎靡忍无可忍了.因此.林风眠提出"调和中西"的绘画主张.借鉴西方绘画的合理因素.以新颖的技巧与中国画相结合.找到两者互通的元素,精神及其形式美的语言.达到中国画的"现代化".林风眠的实践可谓融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洋现代绘画于一体.实现

4、了对东西方和谐精神融会的理想".林风眠并不在乎所谓中国画"的概念.他更多提到的是现代"中国绘画.在继承传统方面.他推崇的不是中国画中因袭的程式教条.而是鲜活的其他艺术形式.比如瓷器,陶俑,墓室壁画等:在造型上.他深受马蒂斯,莫迪格里亚尼的影响:在色彩上有印象派的丰富变化:最根本的改变体现在画面样式上.林风眠许多作品采用立体派的结构方式.这使他彻底决裂了人们对中国画既定认识的范围.可是.这样的混合仍然是宣纸上的革命.而且是和谐妥帖的!林风眠就是一个典范.他不仅成就了一代大师.而且也深深影响了其他人的创作.

5、吴冠中是另一个例证.他和林风眠有大体一致的艺术取向.不过受不同时代潮流的影响.吴冠中抽象意味的水墨作品.亲近的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形式感.无论是林风眠还是吴冠中.他们首先切入的是时代艺术的动向.而不是向古人讨好.他们的共鸣点在于现代人的视觉情感.所谓的中西合璧"不仅是现代生活和现代教育的特点.而且是代表中国绘画现代性方向的必然.重要的是.所谓"中西合璧"只是一个外在的形式.他们不仅没有偏离美感的品质.而且内在精神仍然非常符合中国文化的情感特征.这一点在徐累的作品又有新的表达.他继承的是林风眠对中国画的革

6、新精神.但表现手法却完全不同."林风眠与吴冠中可以视为一个水墨系统.权可称为林吴系统.它的最大特征是由西方近现代写意型艺术人手追求中西融合(刘骁纯】.而徐累也是在宣纸上经营.采用的却是工笔画的手法.进行中西融合的新人文风格的创造.工笔画是唐宋以来中国绘画的主线.它在描绘世态万象方面格物致知.刻画细微.而且丰富的色彩设定.能够较好地渲染情绪氛围.这样的艺术特性与西方具象写实风格一旦调和.也能产生良好的美感效果.和林风眠与吴冠中"中西融合的形式表现不同.徐累的"中西融合"是当代方式的.带有"后现代"的倾向.

7、所谓"后现代代表着一种综合的能力.所以.在徐累的艺术中.宋画的端然和超现实主义的奇思.波斯风格的绮丽和庞贝壁画的冷漠可以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变成徐累个人化的情感符号.就像艺术评论家朱其所说的."徐累一直在尝试将油画的三维空间,布莱希特的舞台间离效果以及马格利特的物象在虚空间的自由放置.与19世纪以前的文人画图像美学结合在一起.使绘画像观念小说那样.成为一种由来自不同系统的视觉概念组合在一起的文本.徐累的绘画在观念上更接近一种概念艺术,在结构上.像是一种先锋派诗歌中的意象安排.使传统文人画意象和各种现代视觉

8、意象进行并置.并赋予混合的意象群——一种现代性结构".徐累的作品没有离开宣纸.这本身就是中国的特有媒材.坚持从事纸上创造,除了包含对传统材料的固执外.也带有实验宣纸制作极限的挑战性.事实上.许多人对徐累纸上作品的精致,透明而且不失丰富的表现力非常惊讶.它无可替代地成为纸上作品的新类型.在以往的中国绘画史上未曾见识过.难得的是.徐累作品的底蕴仍然和中国艺术的传统精神一脉相承.这就像林风眠的艺术一样.属于现代主义中国画的新诠释.类似的作品.确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