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气喘)秘方 治肺脓疡(肺痈)秘方

治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气喘)秘方 治肺脓疡(肺痈)秘方

ID:9926161

大小:5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15

治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气喘)秘方 治肺脓疡(肺痈)秘方_第1页
治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气喘)秘方 治肺脓疡(肺痈)秘方_第2页
治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气喘)秘方 治肺脓疡(肺痈)秘方_第3页
治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气喘)秘方 治肺脓疡(肺痈)秘方_第4页
治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气喘)秘方 治肺脓疡(肺痈)秘方_第5页
资源描述:

《治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气喘)秘方 治肺脓疡(肺痈)秘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治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气喘)秘方治肺脓疡(肺痈)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 温肾纳气方【来源】丁甘仁,《新编经验方》【组成】桂枝6克,茯苓、白术(土炒)各9克,炙甘草4.5克,补骨脂、胡桃肉各9克,熟地15克,山萸肉、附块(制附子)各9克,五味子3克,半夏9克,远志6克,麝香1.5克(冲)。【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功用】补肾纳气,温化痰饮。【方解】方中补骨脂、胡桃肉有温肾纳气之功;黄、桂、术、甘健脾渗湿、温化痰饮;半

2、夏化痰;熟地、山萸肉补肾阴;附子补命门;五味子敛肾气;沉香降逆气;远志定心神,诸药合用,其效不同凡响。【主治】素有痰饮、肾气上逆之喘证。【疗效】屡用屡验,坚持服用,每收良效。 15.2 宿喘验方【来源】董建华,《中医杂志》(6)1990年【组成】生熟地各12克,山萸肉10克,冬虫夏草5克,紫石英15克,沉香粉0.9克(冲),川芎6克,全蝎3克,五味子6克,杏仁10克,砂仁3克(后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益肾填精,纳气归原。【方解】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失宜,则痰浊匿于体内窠臼,偶有七

3、情之犯,饮食所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则喘发作。若经久频作,终成宿喘之证,导致肺气日益耗损,肺虚而高源化竭,脾虚不能化生精微,均造成肾虚精亏。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肾为气之根,肾虚失纳,气浮游于上,动则喘甚。虽喘在肺,但其根在肾,治当益肾填精、纳气归原,亦渐向愈。方中冬虫夏草性温,既补肾阳,又益肺阴,配以生熟地、山萸肉以益精填髓,补肾纳气;紫石英质重,起重镇降气而平喘作用,配以温肾纳气,降逆调中之沉香,可纳气归丹田。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喘虽属气机升降失调,但须方中参入川芎、全蝎入血分之药,确能使气道畅通,达到活络解痉之效。宿喘之证,

4、肺肾之气耗散太过,可用少许五味子收敛之。杏仁宣肺利气,此乃肺肾同治之理。另少佐砂仁,醒脾,兼防补肾之剂过于滋腻,助湿生痰。【主治】宿喘、气急,不能平卧,动则尤甚。【加减】若新加外感,痰多,加桑白皮、苏子、海浮石等,宣肺化痰,防引动宿喘;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明显,加肉桂、制附片等温肾助阳;倦怠、乏力、动则汗出,加生黄芪、牡蛎以益气固表止汗;喘憋气急,可增入地龙、生蛤壳解痉纳气平喘;大便偏干,数日一行,加酒军、全瓜蒌等,通利大肠而起到宣肺降气之作用。【疗效】临床用之,疗效颇佳。 15.3 止咳平喘汤【来源】陈少明,《新中医》(2)19

5、84年【组成】石菖蒲1克,川僵蚕3克,北杏仁、牛蒡子、鱼腥草各15克,马勃、甘草各5克,赤芍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宣肺清热,止咳平喘。【方解】《临证指南医案》云:“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实喘,为邪气壅肺,当以祛邪为主,故方用石菖蒲,性味辛温,功能芳香化湿,开窍宁神。近代药理研究证明有解除肠管平滑肌痉挛作用。川僵蚕性味咸辛平,功能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两药配伍为用,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止喘作用较好。北杏仁宣肺止咳平喘;牛蒡子、马勃疏风清肺利咽;赤芍清热凉血祛瘀;鱼腥草善清肺热、解毒散痈。全

6、方配合,具有宣肺清热、止咳平喘功效。【主治】各种咳喘。可用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在肺为实”之证。【加减】热重酌加紫花地丁、半枝莲、大青叶、连翘、金银花;营分郁滞者加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气虚加党参、远志、陈皮;痰多加冬瓜仁,橘红。【疗效】屡用屡验。临床投之对证,应手奏效。【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心肺同属上焦,心为肺之主。本病反复发作,必累及于心。因此,咳喘缓解时,更进养心法至为必要,方用复脉汤去姜、桂之辛热,加熟枣仁、远志、云茯苓以调理,若脾虚纳少,则清寒滋腻之药在所不用。务必掌握

7、病机,灵活运用,或重于益气健脾,或摄纳肾气,为善后之要务。 15.4 温阳化饮方【来源】邵长荣,《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附子、姜竹茹、葶苈子各9克,细辛3克,五加皮、茯苓各9克,陈胡芦18克,白术9克,米仁根18克,蔓荆子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温肺化饮,除痰祛湿。【方解】本病多由长期的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成,所以久病必虚,又以阴虚为主。祖国医学认为:肺、脾、肾三脏与人体内部水液调节有关,当人体久病,阳气虚弱时,水液就会停留在某一部位,称为“阳虚停饮”。方中附子、细辛、五加皮配合以扶阳温肾;白术、茯

8、苓相合以健脾;姜竹茹,葶苈子祛痰止咳;米仁根、陈胡芦利水消肿;蔓荆子体轻而浮,性上行而宣发,有利于肺气的通降。诸药合用,共奏温肺化饮、降痰祛湿之功。【主治】阳虚型阻塞性肺气肿。【疗效】治疗22例,经1个月治疗后,显效3例,好转10例,无明显好转者9例。【附记】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