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育族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晚育族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ID:9931576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6

晚育族如何做好保险规划_第1页
晚育族如何做好保险规划_第2页
晚育族如何做好保险规划_第3页
晚育族如何做好保险规划_第4页
资源描述:

《晚育族如何做好保险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晚育族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客户资料:王先生,39岁,个体户,月均收入25000元  年缴保费:60900元  客户需求:1、作为晚育家庭,王先生退休时恰好是儿子上大学的时候,财务上可能比较紧张,孩子的教育规划迫在眉睫。2、王先生目前潜在的危机是健康透支,一旦患有重大疾病,对家庭经济保障影响非常大,因此需要购买重大疾病类保险。晚育族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客户资料:王先生,39岁,个体户,月均收入25000元  年缴保费:60900元  客户需求:1、作为晚育家庭,王先生退休时恰好是儿子上大学的时候,财务上可能比较紧张,孩子的教育规划迫在眉睫。

2、2、王先生目前潜在的危机是健康透支,一旦患有重大疾病,对家庭经济保障影响非常大,因此需要购买重大疾病类保险。3、晚育族养老只能是自己解决,而分红险则是最好的方式,不仅强制储蓄,实现专款专用,而且善用时间,创造财富的复利价值,有效抵御了通货膨胀。  因忙于事业、生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晚婚晚育,也有不少人虽然结婚并不晚,但也希望积累到一定的财富后再要孩子。对于晚家庭而言,该如何做好保障规划,轻松应付养老与育儿的需求?  家庭背景:王先生39岁,经营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年净收入30万元。王太太37岁,在外企任人力资源部主管,月收入6000元。今年

3、儿子出生后,家庭月开支约2万元。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投资,除了基金,王先生大部分流动资金都是存款。活期存款约50万元,去年投资100万元炒股,目前亏损40万元,此外无其他投资。王先生有两套房产,房款已付清,目前一住一租。在保障方面,王先生和其太太尚未有所规划,只有基本社保。  保障需求分析:王先生有一个资产多、零负债、储蓄率高且年净收入较高的家庭,只要王先生不发生意外、早逝等情况,理财目标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晚育家庭,王先生退休时恰好是儿子上大学的时候,养老金和教育金集中释放,财务上可能比较紧张,需要提前些规划,缓解压力

4、。王先生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忙于生意,存在健康透支的可能,所以大病险、养老险都需要进行规划。  保障规划建议:  1、大病险——康宁终身  健康保险是您规避风险的最好投资,以小钱防大病,带给您安全感,让家人放心和宽心。  王先生39岁,30万保额,年缴保费是10900元,20年交费期。如果患上保险责任的20种大病,获得30万理赔金,后期保费不用再交。  2、养老险——福禄满堂  善用时间,借助分红险,创造财富的复利价值,尽早筹措自己的退休金,实现专款专用。  老年生活的幸福才是真幸福!为了不降低生活质量,王先生年存50000元养老金,存10

5、年。  养老金  选择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领取元,至王先生年满80岁,20年共领取783000元。若累积生息,则可达到1051975元,是固定领取的倍。在此期间也可随时将累积生存金取出,如在70岁时的累计数为501425元,从而从容应对养老生活。  分红金  王先生每年享有分红,红利可选择现金领取或以复利方式累积生息,若按中等红利算,到80岁时高达554404元。  借款金  紧急用钱情况下,可以通过保单借款,借款额度是保单现金价值的80%,借款期间不影响养老金和分红的领取。  身故金  领养老金前疾病身故,退保费或现金价值的较大者

6、;  领养老金前意外身故,退2倍保费或现金价值的较大者;  领养老金后身故,一次性给付未领取的各期养老金之和给受益人,合同终止。  王先生的保障权益:10年期保费合计50万  养老金累积生息1051975元+中等红利554404元=元,是保费的321%。  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