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的学校管理

生本理念下的学校管理

ID:9932882

大小:4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16

生本理念下的学校管理_第1页
生本理念下的学校管理_第2页
生本理念下的学校管理_第3页
生本理念下的学校管理_第4页
生本理念下的学校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本理念下的学校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本理念下的学校管理我们学校是2000年8月由周屋、余屋、柏州边、峡口、鳌峙塘五间村办小学合并而建的一所联办小学。由于受社会环境、地理位置的诸多因素的制约,以及生源主要来自五个村的农村孩子,家长基本上是地地道道的“洗脚上田”的农民。很多家庭无报纸可浏览,无书籍可阅读,家庭文化氛围淡薄。而教师是来自五个不同的村办学校,他们工作经历不同,教育观和价值观偏狭。由于历史的原因,有10%的老教师第一学历是初中毕业,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师表涵养凸显不够,个别老师最基本的普通话也不会说、不愿学,教了几十年书,也只是一、二年级勉勉强强。个别人把教育当作谋生的手

2、段来看待,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生活待遇上要求的多,上下关系上抵触的多,工作分配上棚架的多。郭思乐教授的生本理教育理论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应该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扬生命,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是啊,管理不也正需如此吗?学校要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是心的沟通、是思想的统一,是凝聚的团队,只有“和谐”了,变成内需了,才能让人心悦诚服变为自觉的行动,才能发展。要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就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到扬长避短。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确立了“以科学的管

3、理制度约束人,以完善的服务帮助人,以真挚的情感感化人”,走“和谐求发展、学习求发展、科研求发展、创新求发展、特色求发展”之路。基于本原理,则从建立、完善、优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入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和谐求发展,以和谐促效益,构建了“学校人本管理模式”一般来说,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管理的对象,属于被管理者,处于被动地位,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是构成学校的三要素,他们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他们之间任何一个要素的发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当他们三者之间形

4、成价值共同体,就能达到共识、共生、共融的境界,也只有在他们三者之间共同成长的基础上,才能托起学校的发展。反过来,学校的成功发展是通过学校领导和教师成长以及学生的成才来体现的,并促使他们三者向更高、更好的方面成长。我们确立了以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一切为了学生(老师),高度尊重学生(老师),全面依靠学生(老师)”加上坚定信任学生(老师)为指导,以“情和爱”这条线把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三者之间连接起来,高度依托人以本能为内核的生命自然,就会在和谐的、创造的、愉悦的本能下潜移默化,把仁爱、友善、合群融为本性。这是因为:它遵循了人最基本“爱和尊重

5、”的需要,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达到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相互依靠的最佳情感状态,这种情感状态的保持与稳定,就会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和谐求发展1、规划共同的愿景“鼓舞人”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用心态感染心态的职业。教师良好的心态,是保护学生、保护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首先学校要给予教师最高层次的“爱”。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类价值体系中有两类需要:一是低级需要或生物需要。另一是高级需要或心理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

6、要后,就会产生强烈的高级需要,来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快乐。”郭思乐教授说“最基础的德育活动不是靠我改造你,而是靠给你创造“恒业”(操守道德),让你在最喜爱的、有效的从业活动中,自己改变和提升自己”。正是基于这样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在思考学校的发展时,把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岗位成才、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把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前途与学生的未来统一起来;把学校的荣辱与教师的生存和学生的成长统一起来;追求学校教师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寻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并在各自

7、的位置上充分发展,快乐成长。学校千方百计地向教职工传达学校所形成的一套清晰明确的价值系统,使教职工能够理解、接受、认同它,从而自觉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意识追求,并为实现这种共同的价值目标而竭尽全力。只有形成了这样一支思想上“合力”,工作上“合心”,行动上“合拍”的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实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也只有依托学生的发展促老师的发展,依托老师的发展促学校的发展,同样依托学校的发展,教师才能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才是学校给予教师最高层次的爱,也就是“大爱”。比如:我们在制定各项发展计划时,均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形成共同的愿景目标

8、。通过开动员大会、讨论会、沙龙活动等形式,让每一个教师看到学校发展和自身发展的美好前程,清楚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与意图,明确各自的奋斗目标,鼓舞教师的斗志,凝聚教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