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近代现代史考点背诵提纲

2012中国近代现代史考点背诵提纲

ID:9933789

大小:832.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5-16

2012中国近代现代史考点背诵提纲_第1页
2012中国近代现代史考点背诵提纲_第2页
2012中国近代现代史考点背诵提纲_第3页
2012中国近代现代史考点背诵提纲_第4页
2012中国近代现代史考点背诵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中国近代现代史考点背诵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中国近代现代史考点背诵单元一 晚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912)(一)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     阶段特征     19世纪40~60年代,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阶段。这一“开始”反映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政治:(1)侵略: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外交上: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迫开放,中央政府半殖民地化特征体现出来(总理衙门设置)在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的共同利益下,中外反动势力由对抗、妥协开始走向联合

2、;(2)抗争:太平天国运动经济上: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攫取的经济特权加紧侵略,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思想文化:虚骄自大的观念受到剧烈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之路由此开始。一、侵略: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①背景:A、根本原因: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要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沦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B、直接原因:英国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③结果:清政府屈辱求和,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危害割香港岛给

3、英国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人民负担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东南沿海地区)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要与英方商定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住即建立租界等特权)④影响战前战后社会性质政治独立自主部分主权被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社会矛盾地主阶级——农民阶级(阶级矛盾)封建主义——人民大众外国资本主义——中华民

4、族(最主要)革命任务反封建反封建反侵略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①背景:英法为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A、使中国丧失大量领土和主权,出现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局面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二、抗争探索:(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1、拜上帝教:基督教+农民平均主义+儒家大同思想2、定都天京:①时间: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②意义: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193、《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①内容:A、土地分配: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5、和“无处不均匀”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B、产品分配:实行“圣库”制度C、理想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②评价:A、革命性: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B、空想性: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绝对平均思想无法调动人们劳动的积极性,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4、《资政新篇》①提出:1859年,洪仁玕②内容:政治:以法治国,公众选举官吏;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外交:同外国通商,平等交往,反对别国干涉中国内政。③评价:A、它

6、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C、《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乏实施的主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5、特点:既反封建,又反侵略;宗教色彩;属于亚洲风暴组成部分(旧式农民运动)。后期方案体现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潮流;6、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①失败过程:天京变乱,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②失败的原因: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②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③失败的教训:农民阶

7、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农民阶级不可能带领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但他们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沉重打击了清政府,为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2)(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新思想的萌发1:背景:⑴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⑵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⑶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直接目的是强国御辱。2、内容:(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林则徐在禁烟运动时,就开始将外文资料,编译成《四洲志》《各国律例》;还搜集、绘制西方战舰图样,仿制西方战舰。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魏源编写

8、《海国图志》,系统介绍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以及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3:特点:封建纲常色彩;停留在器物层面;被动学习;未付诸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