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ID:9935980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6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_第1页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_第2页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_第3页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姓名学号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题目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下位机的设计与实现1.毕业设计的目的及意义: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用水量的需求越来越大,水表的数量也迅速增加,同时居民住宅的质量和档次越来越高,住户对住宅环境、物业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的抄表方式存在许多弊端,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又不可避免存在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而且对用户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已经不适应现代物业管理的需要。因此,将单片机控制技术应用于抄表系统,设计出一种相对先进的,能准确采集样本数据

2、并进行相应处理,具备显示和上传数据的下位机是非常具有使用价值的,从而自动抄表技术应运而生。自动抄表(AutomaticMeterReading-AMR)系统是当代微机技术、数字通讯技术与电计量技术的完美结合,是提高管理部门自动化水平的需要,它将集计量、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于一体,是将城乡居民用电用水信息加以综合处理的系统。该系统使供水公司及物业管理部门从根本上减轻了人工上门抄表的劳动强度,克服了传统人工抄表模式的低效率和不确定性,推进了供水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该系统对提高供水部门的管理水平和经

3、济效益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外集中抄表系德国MEILEK公司开发的无线发射式水表,除安装常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模块外,另设置无线发射装置,通过远程装置接收信号,此种水表不需铺设线路和线路维护、安装方便。由于单表设计无线发射装置,研究起步也较早,且比较深入,从标准的制定到抄表专用芯片的生产都比较成熟。多种集中抄表技术得到了相对广泛的、成功的应用,目前在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实现了远程集中抄表。在国内主要有五种抄表系统:无线抄表、红外抄表、电话线抄表、总线抄表、电力线载波通信抄表。而本设计的远程抄

4、表方案是基于当前中国移动提供的GPRS业务,即通过GPRS网实现。下位机将测得的水表数据经过协议封装后发送到中国移动的GPRS数据网络,GPRS/GSM网络通过无线传输到Internet网络,然后通过TCP/IP协议与上位机相连。上位机可以随时接收下位机传输来的数据,也可以随时向下位机发送抄表命令,并能把下位机传来的数据传输给数据库存储起来实现数据管理,以便以后随时供工作人员查询。2.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系统硬件的结构框图如下所示:流量传感器A/D转换器ADC0809数据采集部分单片机STC89

5、C52带有中文字库的LCD1602O华为GTM900-CO通信模块数据显示模块研究方案:本次研究的目标是利用51系列单片机AT89C52和GPRS技术设计一个无线抄表系统,这是一种高效、可靠的自动化抄表系统,其功能是采集用户水表数据,经过存储、传输和处理,实现数据采集、管理以及预付费和实时监控等。基于此目标把研究任务主要分为以下三大部分来完成:(1)系统方案的设计这部分首先介绍了系统设计原理及基本思路,按照设计的基本要求将系统分为五大模块,分别是数据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显示

6、模块及GPRS模块。然后对每个部分分别进行论证,对需要的硬件进行选型,根据每个方案的优点与缺点,从两个或多个方案里选择最优方案。(2)系统硬件设计这部分详细介绍了硬件的设计和布置以及硬件的结构功能。简单来说,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由流量传感器传来的电压信号经过A/D转换部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送给控制器处理,由单片机完成对该数字量的处理,驱动显示模块完成数据的实时显示,并把数据通过GPRS传送给上位机,此部分对软件的设计要求比较高,系统的大部分功能都需要软件来控制。(3)系统软件设计软件是一个系统的灵魂

7、,程序设计是一件复杂的工作,这部分主要介绍了软件的算法,流程图,以及开发软件KeiluVision2。先确定主程序流程图,后确定子程序流程图,然后根据流程图分别编写出主程序与子程序,经调试后正常运行。3.主要参考文献:[1]张洪润,刘秀英,张亚凡.《单片机应用设计》(200例上册)[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5[2]赵亮,侯国锐.《单片机C语言编程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常喜茂,孔英会,付小宁.《C51基础与应用实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8、[4]白延敏.《51单片机典型系统开发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5]赵建领.《51系列单片机开发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34~156[6]李群芳,肖看.《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7]封亚斌.《采用串口通信技术实现Modbus数据通信》[J].自动化仪表,2004[8]郭天祥.《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入门、提供、开发、拓展全攻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9]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M].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