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综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ID:9943373

大小:3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6

综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_第1页
综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_第2页
综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_第3页
综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_第4页
综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8F-FDGPET/CT及PET/CECT在胰腺癌中的应用进展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资料显示[1],美国每年胰腺癌新增患者44030例,同时有37660例患者死于此症,发病率与病死率相当。由于胰腺癌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绝大多数患者一经确诊已出现局部扩散及远处转移,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机会,因此准确诊断及分期对于选择胰腺癌治疗方案极为重要。既往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CT、MRI和超声等,有研究表明[2]CT、MRI及超声诊断胰腺癌准确性分别为89.4%、88.9%、85.1%。随着PET/CT的出现,该检查将功能学与解剖形态学显像融合,在胰腺癌诊断、分期、术后复发、疗效检

2、测及预后评估中显示了较大的优越性。118F-FDGPET/CT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PET主要是通过反应组织葡萄糖代谢高低来鉴别胰腺良恶性病变,较常规影像检查方法具有优势。Zimuy等[3]报道,在106例可疑胰腺肿瘤患者中,18F-FDGPET/CT正确诊断63例胰腺癌患者(63/74),27例慢性胰腺炎患者(27/32),PET/CT诊断胰腺癌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84%。Wakasabayashi等[4]在18F-FDGPET/CT与增强CT诊断胰腺癌的对比研究中指出18F-FDGPET/CT诊断胰腺癌敏感性为92.5%,增强CT诊断胰腺癌敏感性为88.7%。隗功华等[5]回顾性分

3、析了46例接受18F-FDGPET/CT检查的胰腺病变患者资料,其中胰腺癌26例,良性病变者20例,PET/CT诊断胰腺癌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5%、85%,同时发现了16例常规影像学检查尚未确定的肝、肺、骨及淋巴结转移。半定量指标SUVmax是判断胰腺病变良恶性的重要指标,但其诊断阈值尚无统一标准。乔穗宪等[6]以SUVmax=2.5作为诊断界值,18F-FDGPET诊断胰腺癌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和90%;Delbeke等[7]以SUVmax=3.0作为诊断界值,PET诊断胰腺癌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和85%。可见不同的SUVmax对于诊断结果有很大影响。SUV不仅受肿瘤患者

4、体重大小、血中葡萄糖浓度等生理因素影响,同时亦受采集模式、重建算法以及衰减校正方式等PET影像方法,以及分析者ROI摄取技术等的影响,因此各中心所探讨的PET诊断胰腺良恶性病变的SUVmax界值有所不同。延迟SUVmax对鉴别胰腺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Nishiyama等[8]对86例胰腺病变患者行18F-FDGPET/CT,并在注射药物2h后行延迟扫描,胰腺癌组病灶延迟后SUVmax显著高于早期SUVmax。NakamotoY等[9]提出当胰腺病灶PET常规显像SUVmax介于2.5-4之间时,应选择延迟显像帮助进一步确诊,82%的恶性病灶延迟2h显像SUVmax增高,并且滞留指数

5、>10%,而良性病变仅15%出现类似表现。218F-FDGPET/CT在胰腺癌分期中的应用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胰腺癌的TNM分期一方面可以指导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同时可以提示患者预后。PET/CT显示病灶与周围血管及毗邻脏器关系不如增强CT清晰。Wakasabayashi等[4]指出增强CT、PET/CT对胰腺癌血管侵犯的敏感性分别为100%和22.2%。张淼[10]等研究报道中指出对于胰腺癌Ⅰ期或Ⅱ期肿瘤患者的正确诊断,增强CT优于PET/CT。CT或MRI以淋巴结短径>10mm作为转移淋巴结的诊断阈值,但有的慢性炎症可引起淋巴结增大,而有的转移性淋巴结体积并不增大,故其评价淋巴结转移的准

6、确性较低。18F-FDGPET则通过葡萄糖代谢增高来评估淋巴结转移。Kitajima等[11]比较PET/CT及颈、胸、腹、盆腔CECT诊断转移性淋巴结敏感性分别为82.4%、58.8%。张雯杰等[12]在18F-FDGPET/CT与CECT对胰腺癌分期诊断的对比研究中发现PET/CT诊断胰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5.00%、100%、84.21%,而CECT分别为66.67%、100%、78.95%。然而PET受空间分辨率的限制,有时胰腺周围小淋巴结与肿瘤相互融合时PET难以区分。PET/CT对M分期及远处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优势,常规影像学方法一般为局部扫描,而

7、PET/CT为一次性检查覆盖全身;常规影像很难发现腹膜种植转移等隐匿病灶,而常规PET/CT可以有效地提高检出率。Heinrich等[13]报道,43名胰腺癌患者行18F-FDGPET/CT检查,PET/CT发现13例远处转移,其中包括5例增强CT未检出的病灶(3例肝内转移、2例经腹腔镜证实腹膜种植转移灶)。318F-FDGPET/CT在胰腺癌放疗定位及疗效检测中的应用PET/CT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胰腺癌中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