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病艾滋病监测方案

全国性病艾滋病监测方案

ID:9954944

大小:35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16

全国性病艾滋病监测方案_第1页
全国性病艾滋病监测方案_第2页
全国性病艾滋病监测方案_第3页
全国性病艾滋病监测方案_第4页
全国性病艾滋病监测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性病艾滋病监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性病艾滋病监测方案 法律法规  加入时间:2008-10-1516:24:10    点击:466 目的1.    掌握全国或地区性病艾滋病流行状况;2.    为评估性病艾滋病流行趋势提供信息;3.    提供全国或地区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有关信息,为决策部门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提供依据。 二、内容与方法(一)病例报告的分类、报告病种及诊断标准《性病艾滋病病例报告》分为病原病例报告和病征病例报告两类。病原病例报告的病种有:艾滋病(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八

2、种疾病以及围产期新生儿性病感染。包括:淋菌性眼结膜炎、沙眼衣原体眼结膜炎、胎传梅毒、胎传HIV感染。病征病例报告包括:生殖器溃疡病征和尿道分泌物病征。病征病例报告的实施方法详见《性病病征病例报告方案》、《国家性病病征处理工作指南(试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判定标准参照附录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实验室判定补充方法》。艾滋病病人的诊断标准参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6000-1995)》。性病病例的诊断标准参照《性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卫生部疾病控制司2000年)。(二)报告要求1.《传染病报告卡》、《性病报告卡》的填写要求(

3、1)首次确诊的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性病病人填写《性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由卫生部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而统一制订;《性病报告卡》由全国性病麻风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订。(2)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病例只报告初发病例,不报告复发病例。(3)一个病人同时患多种规定报告的性病时,可只填一张《性病报告卡》,但必须在卡中注明所患的多个病种的名称,以便疫情统计人员将这类病人分别列入相应的性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4)填报《订正卡》、《转归卡》均要做出标记;(5)内容填写准确、完整,不得漏项,14岁以下儿童须填写家长姓名和

4、工作单位。(6)按规定时间报告。即做出诊断的日期至邮局加盖邮戳的日期不得超过法定时间,否则为迟报。2.对月报、季报和年报的要求(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季度和年度的艾滋病、性病疫情统计报表。艾滋病疫情季报和年报的内容主要包括《HIV感染者报告一览表》、《艾滋病病人报告一览表》、《HIV/AIDS死亡病例报告一览表》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数及阳性人数统计报表》,详见附录2:《艾滋病疫情季报专用表格》。性病疫情季报和年报的内容参见《全国性病疫情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使用说明》中有关章节。(2)各县

5、(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规定时限内向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上报当月、季度和年度的艾滋病、性病疫情统计报表。(3)各地上报季报时,应附简要的疫情分析和工作小结,包括新感染数、累计数、死亡数、与上一年度同期动态比、病种构成、分布特点,以及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等。(4)各地上报年报时,应附本地人口基数资料、全年疫情分析和工作总结,包括发病数、新感染数、报告发病率、与上一年度动态比、病种构成、人群分布、地区分布、流行特点、存在问题和建议以及解决办法等。(5)所有季报和年报资料必须加盖单位公章,通过特快专递方式按时逐级上报。 (三)报告程序 (四)报告时限各级医

6、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病例报告的时限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县(区)级地(市)级省级中央级报告卡HIV/AIDS*:城镇6小时,农村12小时性病:24小时月报—次月5日前次月10日前——季报—次季度首月的5日前报出次季度首月的10日前报出次季度首月的15日前报出次季度首月的20日前报出年报—次年1月15日前报出次年1月底前报出次年2月15日前报出次年3月31日前报出*指送检单位接到上级反馈的阳性确认报告后,报告卡的报出时间。(五)疫情资料的管理、利用和反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传染病报告卡》及《报告一览表》、性病病人的《性病报告卡》及《疫情专用登记薄》、各

7、类定期报表、病例报告检查资料和疫情分析资料等,均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工作的基本信息资料,应严格按规范进行登记、汇总、上报、存档和使用,实行集中统一的系统管理。1.登记与存档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收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传染病报告卡》和《性病报告卡》,应及时分别登记在相应的疫情专用登记薄上。报告卡和疫情登记簿应妥善保存,《传染病报告卡》、《性病报告卡》保存五年,疫情专用登记薄长期保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性病疫情统计汇总资料、疫情分析资料和工作总结,以及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原始资料,应登记编目永久保存。2

8、.计算机疫情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1)   艾滋病疫情数据库:省级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