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耐腐蚀性能的评价方法

材料耐腐蚀性能的评价方法

ID:9964630

大小:1.92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17

材料耐腐蚀性能的评价方法_第1页
材料耐腐蚀性能的评价方法_第2页
材料耐腐蚀性能的评价方法_第3页
材料耐腐蚀性能的评价方法_第4页
材料耐腐蚀性能的评价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材料耐腐蚀性能的评价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1材料耐腐蚀性能的评价方法工程材料在使用时,一定要考虑材料在相应工况环境下的耐蚀能力。也就是说,材料在此环境下是否会发生严重的腐蚀,从而导致工程结构的失效。因此,如何评价在工况环境下,材料表面腐蚀的形态、腐蚀的速度就显得非常具有现实的工程意义。概括起来,工程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的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重量法、表面观察法和电化学测试法。1.1.1重量法重量法是材料耐蚀能力的研究中最为基本,同时也是最为有效可信的定量评价方法。尽管重量法具有无法研究材料腐蚀机理的缺点,但是通过测量材料在腐蚀前后重量的变化,可以较为准确、可信的表征材料的耐蚀性能。也正因为如此,它一直在腐蚀研究中广泛使用,是许多电化

2、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现代分析评价方法鉴定比较的基础。重量法分为增重法和失重法两种,他们都是以试样腐蚀前后的重量差来表征腐蚀速度的。前者是在腐蚀试验后连同全部腐蚀产物一起称重试样,后者则是清除全部腐蚀产物后称重试样。当采用重量法评价工程材料的耐蚀能力时,应当考虑腐蚀产物在腐蚀过程中是否容易脱落、腐蚀产物的厚度及致密性等因素后,在决定选取哪种方法对材料的耐蚀性能进行表征。对于材料的腐蚀产物疏松、容易脱落且易于清除的情况,通常可以考虑采用失重法。例如,通过盐雾试验评价不同镁合金的耐蚀性能时,就通常采用失重法,图1。图1失重法测试镁合金腐蚀速度而对于材料的腐蚀产物致密、附着力好且难于清除的情况,例如材

3、料的高温腐蚀,通常可以考虑采用增重法图2。Ni–30Cr–8Al–0.5Y铸态合金、溅射涂层、渗铝涂层在(a)1000℃高温氧化增重动力学曲线(b)Na2SO4+25%wtNaCl热腐蚀增重动力学曲线为了使各次不同实验及不同种类材料的数据能够互相比较,必须采用电位面积上的重量变化为表示单位,及平均腐蚀速度,如g.m-2h-1。根据金属材料的密度又可以把它换算成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腐蚀深度,如m/a。这两类的速度之间的换算公式为:式中A-按重量计算的腐蚀速度,g.m-2h-1;B-按深度计算的腐蚀速度,mm/a;ρ-金属材料密度,g.cm-3。从腐蚀实验前后的试样重量变化计算腐蚀速度V(mm/a),

4、公式为:式中ΔW-试样失重,g;ρ-金属材料密度,g.cm-3;A-试样面积,cm2;t-试验周期,h。失重法的关键操作之一就是完全清除腐蚀产物,而又不损伤基体金属。常用工程材料去处表面腐蚀产物的标准方法如表所示。采用失重法对材料进行腐蚀性能评价时,由于不同的研究者会采用不同的试样尺寸、腐蚀介质以及试验温度,导致所获得的数据很难具有可比性。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规范了一种标准的腐蚀试验方法—盐雾腐蚀试验。目前,工业界普遍通过盐雾试验并结合失重测试来表征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根据ASTMB117的要求,试样以15-30度的倾角放置,采用5%的NaCl溶液进行雾化喷雾,试验温度35℃。盐雾实验要

5、求盐雾箱内的容积要足够大,不得将盐雾直接喷射到实验的表面。1.1.1表面观察法1.1.1.1宏观观察就是对材料在腐蚀前后及去除腐蚀产物前后的形态做肉眼分析,还应该注意腐蚀产物的形态和分布,以及他们的厚度、颜色、致密度和附着性;同时还应该注意腐蚀介质中的变化,包括溶液的颜色,腐蚀产物在溶液中的形态、颜色、类型和数量等。虽然这种观察是很粗糙的,但任何精细的服饰研究都辅以这种方法。1.1.1.2显微观测就是对受腐蚀的试样进行金相检查或断口分析,或者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探针等做微观组织结构和相成分的分析,据此可研究微细的腐蚀特征和腐蚀动力学。一些工程材料中,常见腐蚀形态的显微形貌如图所示。对受腐

6、蚀的试样进行显微观察时,需要注意的几点是:第一,在观察表面形貌时,特别是一些局部腐蚀的形貌时,一定要注意腐蚀截面形貌的观察。这是因为局部腐蚀可能在材料表面所造成的腐蚀并不很显著,而在材料的内部发展。不锈钢等材料的点蚀就是一例,图3。图3不锈钢丝上的点蚀,可以看到典型的花边第二,在观察材料的氧化膜截面形貌时,要注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背散射模式进行观察。扫描电镜在腐蚀形貌观察时,通常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二次电子相模式,一种是背散射模式。二次电子相通过测试二次电子,来获得试样表面的形貌,而背散射模式则可以通过测试背散射电子,获得试样表面元素分布的情况。通过背散射模式观察腐蚀试样氧化膜界面的形貌,

7、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氧化膜内元素的分布,从而判断出氧化膜是单层结构还是多层结构,图4。第三,当材料表面覆盖着较厚的腐蚀产物时,进行观察腐蚀形貌时一定要注意将取出腐蚀产物前后的形貌进行综合对比,才能获得准确的结论。两种材料在未去除腐蚀产物之前形貌相同,去除腐蚀产物后腐蚀形态可能会大相径庭。例如,316L不锈钢在80℃Na2SO4和NaCl混合溶液中腐蚀4小时后的腐蚀形貌同ZE41镁合金在NaCl溶液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