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矿函授《顶板灾害防治技术》复习

中矿函授《顶板灾害防治技术》复习

ID:9970697

大小:725.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17

中矿函授《顶板灾害防治技术》复习_第1页
中矿函授《顶板灾害防治技术》复习_第2页
中矿函授《顶板灾害防治技术》复习_第3页
中矿函授《顶板灾害防治技术》复习_第4页
中矿函授《顶板灾害防治技术》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矿函授《顶板灾害防治技术》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矿函授《顶板灾害防治技术》复习一、相关矿压知识:1、矿压显现指标:顶板下沉S(mm)——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范围内顶、底板间相对位移。(反映顶板变形、位移的规模)顶板下沉速度V(mm/h)——单位时间顶板下沉量。(反映顶板活动的剧烈程度)支柱变形与折损——观察喷液、下缩、压裂、折断等。(反映顶板压力的大小)顶板破碎度——单位面积中顶板冒落面积所占百分比。(反映支撑力对顶板的管理效果)局部冒顶——小范围顶板垮落。大面积冒顶——顶板沿工作面煤壁切落。煤壁片帮——煤壁因支承压力作用发生的剪切坍塌破坏。(反映煤体内应力高低)底臌——底板塑性变形。支柱插

2、入底板——底板松软,对顶板管理很不利。顶板绝对下沉不易得到,一般以距煤壁4米处下沉量为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可以每米采高每米推进度下沉量S/L/M为比较标准。2、直接顶初次垮落:形成过程:切眼—亮面—推采回柱—直接顶第一次冒落(高1.0米,长1/2面长)初次垮落步距——直接顶第一次大范围冒落,反映岩层的坚硬程度。初次放顶是造成事故的重要阶段(支柱无力,顶板未受到充分破坏,切眼顶板离层,垮落矸石块度大,危险性较大)。实际生产时,初次放顶备受重视。(液压支架情况要好许多)3、老顶的初次来压:初次来压过程:初采—初次放顶—老顶悬露跨度增大—老顶断裂—形

3、成平衡结构—失稳—初次来压。初次来压——老顶平衡结构第一次失稳而施加给工作面以大型压力的过程。初次来压步距——第一次来压时,工作面距开切眼的距离(推进距离)。初次来压时矿压显现特点:1)来压前,顶板压力无明显增大;2)煤壁内部支承压力增高,煤壁片帮严重;3)顶板有板炮声响;4)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由1mm/h到5~20mm/h;5)支柱载荷急剧增加;6)顶板出现拉绺现象(直接顶沿煤壁切断)。预防措施:初次来压前无明显征兆,顶板压力不大,致使支架稳定性差,来压猛,易造成顶板事故。1)增大支撑力2)增加稳定性3)加强矿压观测及地质、开采资料4)

4、加强日常支护质量管理。来压期间重点措施是:增加支护强度;增强支架稳定性;保护煤壁,减少片帮。来压条件:有老顶存在;直接顶垮落后不能充填满采空区。4、老顶周期来压:周期来压的形成过程:初次来压——老顶悬顶跨度增大——老顶断裂——平衡结构失稳——周期来压。周期来压步距——两次来压期间工作面推进距离。周期来压步距=1/2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时的矿压显现:顶板下沉量急剧增加;支柱载荷普遍增加;煤壁片帮严重;当支撑力不足时,工作面回出现台阶下沉;如果支护参数选择不合理,会发生冒顶、切顶。(周期来压显现一般较初次来压时有所缓和)5、采场上覆岩层移动规律

5、:竖三带冒落带—垮落带,分为不规则垮落带、规则垮落带裂缝带—冒落带之上,岩层间产生离层、拉伸裂隙。整体联系较好,范围广位移小,一般高15~70m。弯曲下沿带—岩层基本上不发生离层和断裂,而是大面积缓慢下沉。横三区:煤壁支撑影响区——壁支撑,垂直移动小,水平移动大离层区——————垂直位移下大上小形成离层。重新压实区————垂直位移上大下小,重新压实。二、采场围岩:1、顶底板划分:伪顶——位于煤层与直接顶之间、厚度较小,随落煤而垮落的岩层(页岩、炭质页岩);直接顶——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页岩、砂质页岩);老顶(基本顶)——

6、位于直接顶或煤层之上厚而坚硬的岩层(砂岩、砾岩、石灰岩)。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岩层(泥岩、泥质页岩、砂页岩)(古土壤);老底——直接底以下的岩层。2、“三带”及其划分:1)垮落带——不支撑即垮落部分(含直接顶和部分老顶)2)裂隙带——Δ小,顶板断裂、旋转、下沉、触矸(老顶及以上岩层)3)弯曲下沉带——Δ=0,随下部逐步压实,顶板大面积缓慢下沉(挠曲下沉)3、垮落带厚度:理论厚度:1)由柱状图确定厚度:①直接顶厚度,以上岩层具有一定的硬度,无软弱夹层的为不垮落直接顶;②直接顶厚度,以上岩层仍为软碎岩层,则垮落层厚含此部分软碎岩层;③直接

7、顶厚度,则全部直接顶垮落;④直接顶厚度,若老顶厚度时,坚硬难垮,人为崩落一部分属垮落带,另一部分属裂隙带;若老顶厚度时,形成平衡结构时为裂隙带,不能形成平衡结构时为垮落带。abcd2)由裂隙带岩层下界确定厚度:一般认为:时,该老顶岩层进入裂隙带。即:其中:KL=1.15~1.33KZ=1.33~1.50可用上式由第一个岩层起,用迭代法逐层验证,是否进入裂隙带。4、载荷:施加于支架上的载荷=垮落带岩层重量(支架最小支撑力应支撑住垮落带岩层的重量)例:M=2.5m,则h=(2—3)M=5—7.5mp=γH=26×(5—7.5)=13—19.5t/

8、m2(来压时为平时压力的2倍)三、工作面顶板事故及预防措施1、按力学原因分类:压垮型冒顶——由垂直于层面方向顶板压力压坏支架,致冒;漏冒型冒顶——已破碎顶板未得到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