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1版)

《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1版)

ID:9973439

大小:144.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5-17

《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1版)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1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措施第一节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一、地下室工程1、常见地下室开裂渗水部位:(1)底板大面积潮湿,无明显裂缝,无明显渗水部位(2)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施工缝(冷缝)位置(3)局部严重渗水(4)后浇带两边接口开裂渗水(5)地下室底板与外墙水平接缝位置开裂渗水(6)电梯井、集水井内渗水(7)后浇带砼浇筑完成后,结构薄弱位置开裂渗水(8)出入地下室的给、排水管、强电管与墙相接位置渗水(9)地下室顶板天窗、通风井周边渗水(10)地下室外墙止水镙杆位渗水2、开裂、渗水主要原因:(1)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均达不到设计要求。(2

2、)砼浇筑过程中,砼覆盖间隔时间过长,产生施工缝(冷缝)。(3)局部振捣不密实、漏振等。(4)后浇带浇筑前垃圾、松散砼、集水清理不净;砼水灰比过大;砼强度、膨胀补偿不够等。(5)外墙水平接缝处,砼浇筑高低不平,止水钢板不起作用。(6)电梯井、集水井坑内集水未抽尽,导致砼标号降低;或砼振捣不密实。(7)后浇带砼浇筑后,结构形成整体,结构内力进行重分配后,在整体结构薄弱位置产生应变开裂。(8)出入地下室的给排水管未安防水套管或套管周边砼浇筑不密实所致。(9)顶板采光井和出顶板通风井未做砼翻边或翻边高度不够施工缝渗水。(10)外墙止水镙杆铁

3、环片与镙杆焊接时焊缝不严密,或脱模过早时打松了止水镙杆等。20BGYJT—GCGLB--2011(11)地下室顶板砼尚未达到设计强度,施工车辆在板上行驶或堆放大量钢筋作加工场超负荷使用。3、施工控制重点(1)地下室防水,以结构自防水为主。要求商品砼厂家对外加剂(膨胀剂、缓凝剂、抗裂纤维、引气型减水剂)提前28天进行试配,并进行砼标号和抗渗检测;砼必须达到设计标号和抗渗等级要求。(2)施工前对人、机、料做专项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备施工预案。严禁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浇筑过程中停工待料导致产生施工缝(冷缝)。(3)砼采用分层浇筑,泵送砼每

4、层厚度宜为500—700㎜,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实,板面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机械提浆收面。(4)底板或顶板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自养,或双层草袋浇水养护,保持潮湿环境。采用覆盖保湿养护7天,不间断养护14天。(5)后浇带内砼应在60天后进行浇筑,采用微膨胀防水砼,强度等级高于两侧原砼一级;养护时间28天以上。(6)所有后浇带施工缝(电梯井、集水井、剪力墙根部、塔吊口、出料口等)宜采用钢板止水带(3㎜厚止水钢板、宽度不小于300㎜、折边30-50㎜,双面满焊)或按设计要求采用橡胶止水带。(7)电梯井、集水井结构砼浇筑前,井外壁和垫层外防水要严

5、实不渗水,降水水位必须低于坑底垫层标高以下,砼浇筑时确保坑内无水,振捣密实。(8)地下室结构应变开裂,采用环氧树脂高压注浆补裂堵漏即可。(9)出入地下室的所有管、线,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水套管,且套管内壁与管间,采用专用防水填充材料分次堵塞严实。钢套管焊接固定在外墙钢筋上。(10)出地下室顶板采光井、通风井、梯间等构筑物,必须做防水翻边,与顶板同时浇筑。地下室外墙脱模时间应大于7天。(11)地下室外墙止水镙杆的止水片厚度应大于1㎜;环宽30㎜,焊缝饱满。(12)对于地下水位高,水压大的地下室工程,必须根据当地地质情况选用合理降水方案

6、。(13)地下室顶板砼未达到100%强度,严禁车辆通行;严禁超20BGYJT—GCGLB--2011重汽车在地下室顶板上通行;严禁超设计荷载堆放钢材、周转材料、建筑材料。(14)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防水和防水保护构造,均按设计相关说明和各部位防水构造大样图施工。二、楼面砼结构工程1、常见开裂、渗水部位:(1)客厅结构板或跨度较大结构板板中龟裂,或板角45度斜裂。(2)卫生间板底开裂、顶灯预埋盒处渗水。(3)排水立管穿板预埋管周边渗水。(4)北方地区:地热施工,在门口处、墙根处、纵横墙转角处开裂。2、开裂、渗水主要原因(1)板刚度不

7、够,板厚达不到设计厚度,特别是不同板面标高的板厚。(2)板负筋(特别是不同板面标高的负筋)砼浇筑过程中下沉移位;板转角钢筋末按设计要求布置。(3)支撑体系下沉或整体刚度不够,抵抗不住泵送砼时的水平推力。支模方式不合理。(4)过早拆模或过早增加板面施工荷载。(5)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或水灰比过大,或初凝前未收面;或气温过高失水过早;(6)每天养护时间太短或养护天数不够(7)卫生间底板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沉箱施工砼浇筑时,大量浮浆流入板底所致。(8)排水立管未按设计要求预埋套管,或管洞堵未分次封堵或堵塞不严。(9)预埋管径过大或位

8、置不合理,多条管线重叠布置或分布不合理。3、施工控制重点(1)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和标号。楼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板厚度;严格控制不同标高板的板厚。(2)砼浇筑过程中严格固定板负筋的位置,严禁踩踏负筋。(3)单向大于4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