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4课时)

【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4课时)

ID:9973453

大小:4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7

【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4课时)_第1页
【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4课时)_第2页
【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4课时)_第3页
【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4课时)_第4页
资源描述:

《【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4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2)由生成反应的焓变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3)利用化学键的键能求焓变(第四课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反应热焓及焓变2.意义:描述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热量的物理量。3.单位:J/mol或kJ/mol4.分类: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水时所产生的反应热5.测定:(1)仪器:量热计(2)表达式:Q=-C(T2-T1)或Q=-Cm(T2-T1)焓: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符号H单位:kJ/mol或J/mol焓变1.定义:反应产物

2、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2.表达式:△H=H(反应产物)-H(反应物)3.表示方法:热化学方程式4.意义:表明了物质变化情况,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焓变书写注意事项5.焓变的计算【典例精析】例1.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石墨)+O2(g)==CO2(g)ΔH=-393.51kJ/mol、②C(金刚石)+O2(g)==CO2(g)ΔH=-395.41kJ/mol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由石

3、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①式减去②式,得到下列热化学方程式:C(石墨)==C(金刚石)ΔH=-1.90kJ/mol说明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作为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金刚石中,也就是等质量的金刚石具有的能量比石墨高。A选项正确。例1.氢气、一氧化碳、辛烷(C8H18)、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相同质量的H2、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B)AH2(g)B.CO(g)C.C8H18(l)D.CH4(g)【解析】本题主要考

4、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假设其质量皆为1g,则它们放出的热量分别为:H2:CO:C8H18:CH4:例1.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1>ΔH2的是(AC)A.2H2(g)+O2(g)=2H2O(g)ΔH12H2(g)+O2(g)=2H2O(l)ΔH2B.S(g)+O2(g)=SO2(g)ΔH1S(s)+O2(g)=SO2(g)ΔH2C.C(s)+1/2O2(g)=CO(g)ΔH1C(s)+O2(g)=CO2(g)ΔH2D.H2(g)+Cl2(g)=2HCl(g)ΔH11/2H2(g)+1/2Cl2(g)=HCl(g)ΔH2【解析】此类题目考查了学生运

5、用热化学方程式的有关知识和物质状态与反应热关系的知识来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解题过程中容易混淆放出热量的多少与ΔH大小的关系,突破方法:放热反应,ΔH<0,为负值,所以放出热量越多,ΔH就越小。A选项中气态水变成液态水还要放热,故ΔH1>ΔH2。B选项中固态硫变成气态硫需吸热,故ΔH1<ΔH2。C选项一氧化碳继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故故ΔH1>ΔH2。D选项,后一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为前一反应对应物质的一半,故ΔH1<ΔH2。例2.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①酸的浓度和体积②碱的浓度和体积③比热容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⑥反应前后温度变

6、化⑦操作所需的时间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⑥C.③④⑤⑥D.全部【解析】所谓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在本题中,生成水的量可由酸、碱的量决定,而反应的热效应可由公式Q=Cm(T2-T1)求算。由于酸、碱的稀溶液的密度可近似认为1g/cm-3,因此当知道①②时,也就确定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再利用溶液的比热容和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值,即可求出反应的热效应。【课堂练习】练习册P9—P10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归纳解析】1.C从图示的焓变可以看出其正反应是焓升高的反应,故ΔH>0,而逆反应是焓降低的反应,ΔH<0。2.B本题的关键是搞清

7、楚题目中所涉及的各种量与NA的关系。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有10NA个电子转移、形成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NA个液态水分子时放出1300kJ的热量。3.A混合气体中共有0.4mol甲烷,0.1mol氢气,且燃烧后生成液态水,故放出的热量为0.4Q1+0.1Q3/2=0.4Q1+0.05Q34.BCQ指生成2molSO3时放出的热,若将2molSO2与1molO2混合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的SO3小于2mol,则Q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