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类矿物(择录)

各大类矿物(择录)

ID:9974413

大小:6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17

各大类矿物(择录)_第1页
各大类矿物(择录)_第2页
各大类矿物(择录)_第3页
各大类矿物(择录)_第4页
各大类矿物(择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各大类矿物(择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与阳离子有关)成因类型自然元素大类在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矿物,化学组成主要包含:自然金属元素(铜族元素:Cu、Ag、Au;铂族元素:Ru、Rh、Pd、Os)自然半金属元素(As、Sb、Bi)自然非金属元素(C(金刚石族和石墨族)、S)。具典型金属特性:金属色、金属光泽、不透明,多数硬度低,解理不发育,比重大,为电和热的良导体(原子晶格具脆性,不导电、硬度高)氧化面常呈锖色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特点。Au:多为热液成因;Cu、Ag:除热液成因外,多见于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中金刚石:岩浆作用的产物,与超基性岩有关。石墨、自然硫(自然非

2、金属):成因类型多样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大类(简单硫化物类、复硫化物类)阳离子主要为铜型离子(Cu、Pb、Zn、Au、Hg)及靠近铜型离子一边的过渡型离子(Fe、Co、Ni),电负性中等,阴离子主要是S及少量的Se、Te、As、Sb)电负性相对氧较小,所以阴阳离子电负性差较小,导致其化学键既非典型离子键,又非典型共价键,而具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过度的复杂性质。形成硫化物分别为简单硫化物、复硫化物和硫盐,类质同象普遍且多样,当一些稀有分散元素呈类质同象混入物存在,可作为稀有金属矿床综合利用。光性:大多呈金属色、深色条痕、金属光泽而不透明,极少

3、数具金属光泽而半透明(雌黄、雄黄、辰砂、闪锌矿)硬度:岛状复硫化物硬度最大,层状和环状分子型最小。解理:岛状复硫化物结构骨干杂乱,故解理不发育(黄铁矿、毒砂);环状分子型、链状的强健方向分布较规律,据完全解理;层状结构者发育平行结构层的一组极完全或完全解理。相对密度:阳离子多具大原子量,阴离子多做紧密堆积,故相对密度较大。熔点:多数形成于中低温,化学键性较弱,故熔点低,性脆电性:因含金属键成分,故多为电的半导体。磁性:少数具磁性(雌黄铁矿)绝大部分矿物为热液作用的产物,但形成的温度范围很大,在地表氧化环境中很不稳定,易于被氧化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大

4、类(石英属氧化物)阴离子主要是氧。氧具离子键性和共价键性双重特点,由与其配位的阳离子的电价和离子类型决定,阳离子主要是惰性气体型和过度型离子【补充:惰性气体型离子指周期表左边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以及一些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失去或得到一定数目的电子成为离子时,其最外电子层结构与惰性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相似,具有8个或2个电子】阳离子为惰性气体型离子的氧化物表现为无色或浅色,透明至半透明,一玻璃光泽为主;阳离子为过渡型离子或铜型离子的氧化物颜色加深,半透明至不透明,金刚光泽、半金属至金属光泽,硬度一般大于5.5,相对密度变化较大(与阳离子原子量大小

5、和阴离子紧密结构紧密程度有关),熔点高、溶解度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较稳定(氧化后的嘛)广泛形成于内生(热液、岩浆作用,其次是伟晶作用)、外生(岩石或矿床的风化壳中)和变质作用中。因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故能保存于砂床中含氧盐大类<一>——硅酸盐类(多数岩浆以硅酸盐为主)络阴离子[SiO4]~4,附加阴离子水(H2O,[OH]~,[H3O]+),阳离子约40种,包括惰气型和过渡型,硅氧骨干型式有岛状(单四面体SiO4,双四面体Si2O7),环状(三方环、四方环、六方环),链状,层状,架状。【补充(区域变质再分):据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可分为不同

6、的类型,如区域动力热液变质作用、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埋藏变质作用、洋底变质作用】【区域变质岩一般为浅色或无色,玻璃、金刚光泽,透明,硬度较高(层状骨干者很小,由其层键和层间阳离子性质考虑),各项性质皆与结构形式和化学成分有关【补充(现成因类型):首先变质作用产生的温度与压强介于岩浆作用与沉积作用。接触变质即与岩浆接触的围岩中发生的变质作用,以温度为主导因素对不同的围岩因其不同的重结晶现象区域变质岩浆作用——鲍文反应序列。锆石、榍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云母、长石。伟晶作用——含半径过小或过大的离子的硅酸盐和含挥发组分的硅酸盐。变质作用——接

7、触变质:红柱石、堇青石、透辉石、透闪石、硅灰石、石榴石。区域变质:石榴石、蓝晶石、十字石、辉石、闪石、矽线石、云母、长石。热液作用——绿帘石、透闪石、阳起石【另外变质作用还有深层变质由于受温度影响,重结晶作用显著;又因受强大定向压力作用,具有明显的片理构造;受岩浆活动影响,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也有很大变化。综上:区域变质岩是在各种变质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由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是在大面积发生变质作用的统称,由区域性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引起的一种大面积的区域变质作用造成的,范围往往达数百或数千平方公里,主要特征是呈面型分布,出露面积从几

8、百至几千平方公里,影响范围可达几千至几万平方公里,形成深度可达20千米以上】,是指沉降到地下深处的煤层,受到地热和上覆岩系产生的静压力的作用,发生了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