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气油比井、低压井进分离器条件判断

低气油比井、低压井进分离器条件判断

ID:9974616

大小: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17

低气油比井、低压井进分离器条件判断_第1页
低气油比井、低压井进分离器条件判断_第2页
低气油比井、低压井进分离器条件判断_第3页
资源描述:

《低气油比井、低压井进分离器条件判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低气油比井、低压井进分离器条件分析地层流体能否进分离器主要看气油比。井口压力极低时,若基本没有液体则也可以进分离器。计算分两步:一、计算分离器所需最低排出液体压力1、计算阻力系数λ比较难于计算的是阻力系数λ。影响λ的因素为雷诺数Re和粗糙度ε。Re=14737Qγ/(Dμ)式中Q:产量,m3/dγ:比重,水=1D:管线内径,mmμ:分离器温度下的黏度,厘泊雷诺数小于2000时为层流。假设管线内径为50,比重为0.9,将上式整形并代入这三个数:Q/μ=ReD/(14737γ)=2000×50/(14737×0.

2、9)=7.54即,当Q/μ≤7.54时,为层流。对层流,阻力系数λ与粗糙度ε无关,这时λ=64/Re例如,Q=100m3/d,μ=100厘泊,则:Q/μ=1≤7.54,为层流(低产稠油一般为层流)λ=64/Re=64Dμ/(14737Qγ)=64×50×100/(14737×100×0.9)=0.24对于紊流,计算烦琐,此不赘述,λ建议取值0.05-0.06。2、计算分离器所需最低排出液体压力P=1086λγQ2(L+L当)/D5式中P:分离器所需最低排出液体压力,MPAL:液体管线总长,米L当:自分离器出口

3、至计量罐所有弯头阻力折合当量长度,米L当=(ζ1+ζ2+ζ3+……)D/λ式中ζ1、ζ2、ζ3:各个弯头局部阻力系数弯头中轴线曲率半径/管线内径0.511.5234590°弯头阻力系数ζ1.20.80.60.480.360.30.29例如,管线长度50米,有5个90度弯头(曲率半径设100毫米),则ζ=0.48L当=(ζ1+ζ2+ζ3+……)D/λ=0.48×5×0.050/0.24=0.5米(看来影响不大)P=1086λγQ2(L+L当)/D5=1086×0.24×0.9×1002(50+0.5)/505=

4、0.379MPA≒4大气压从公式看,所需压力主要与长度(正比)、产量(平方正比)、内径(五次方反比)、阻力系数[λ=64Dμ/(14737Qγ)](正比)有关。结合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概括如下:所需排出压力与管线长度、产量、黏度成正比,与内径的四次方成反比其中与内径关系最大,例如2寸改3寸,磨阻约减小80%。加热降粘也是有效措施。除胶质含量过高的原油外,一般原油每提高10℃,黏度降低50%。水的黏度为1,凝析油约1.2~3,一般原油10左右,稠油100至几百、几千。一般原油黏度是在50℃下测量的,高凝油可能在

5、80℃下测量。重要说明:计算公式P=1086λγQ2(L+L当)/D5是引用《钻井测试手册》910页的公式略加修正的,用它计算的结果比用其它教科书上的公式计算的结果高10倍,可能有误。但考虑到分离器液体排出是间歇式的,并且,计量罐可能有高差,沿程还有一些变径(渐缩及渐扩)、滤网、流量计、闸门及控制阀、三通、壳体出口、计量罐进口、结垢结蜡等因素(这些都是增加阻力的),因此建议仍使用这个公式,计算结果可能偏大一些,这样安全系数大一些没有坏处。在现场工作中,应尽可能搜集实际磨阻资料,获得一些经验公式,以便指导今后的

6、作业。一、计算泡点压力泡点压力主要与气油比有关。有很多经验公式。此用STANDING公式(英制)。Pb=18[(气油比/气比重)0.83×100.00091T/100.0125°API]式中Pb:泡点压力,PSIA(绝对)T:分离器温度,℉°API:原油API密度(=141.5/SG—131.5)气油比:立方英尺/桶气比重:空气=1例如,假设:分离温度80℉,°API=30,气比重=0.6,气油比=85立方米/立方米=477.3立方英尺/桶。Pb=18[(477.3/0.6)0.83×100.00091×80

7、/100.0125×30]=18*255.58*1.1825/2.3714=2294PSIA=161.3大气压(绝对)≈160大气压(相对)>4大气压(分离器所需最低排出液体压力)一、分析从理论上,只要泡点压力大于分离器所需最低排出液体压力,就可以进分离器,但为了确保原油不进入分离器气出口管线,建议只有当预测的泡点压力低于分离器所需最低排出液体压力的50%时,方可进分离器。在上例中,泡点压力远远大于最低排出液体压,因此完全可以进入分离器。分析可知,只要气油比大于3立方米/立方米,即可进入分离器。气油比是泡点压

8、力的最大影响因素,与气油比的0.83次方成正比。温度、气比重、油密度因变化范围小,故影响较小。压力每降低50%,油相中含溶解气(即溶解气油比)降低50-60%。若其他条件不变,黏度改为500厘泊,那么分离器所需最低排出液体压力为20大气压,气油比至少为20才能进分离器。低压井关键是要控制分离器气出口,保持一定压力,才能将液体排除。可以采用间歇排气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