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污染与防治措施

农药污染与防治措施

ID:9975380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7

农药污染与防治措施_第1页
农药污染与防治措施_第2页
农药污染与防治措施_第3页
农药污染与防治措施_第4页
农药污染与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药污染与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药污染与防治措施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又是具有毒物属性的有害化学物质,不合理使用将导致对人体键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当前的农药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某些地方还相当严重。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防治农药污染越来越重要。我国化学农药污染的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大,其中70%-80%的农药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例如,DDT又叫滴滴涕,

2、化学名“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化学式(ClC6H4)2CH(CCl3),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溶于煤油,可制成乳剂,是有效的杀虫剂。化学结构中的苯环是致毒部分,三氯乙烷基是脂溶性部分,它对害虫几丁质层的高度亲和力,能使DDT透过体壁进入虫体,起到触杀作用。该产品几乎对所有的昆虫都非常有效,在20世纪上半叶防止农业病虫害,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疾病危害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由于其对环境污染过于严重,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使用。科学家们发现滴滴涕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并可在动物脂肪内蓄积,甚至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也检测出滴滴涕。鸟类体内含滴滴涕会

3、导致产软壳蛋而不能孵化,尤其是处于食物链顶极的食肉鸟几乎因此而灭绝。因此从70年代后滴滴涕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除此以外,体内蓄积滴滴涕DDT的妇女有较高的早产率,新生儿的早产和初生时体重的增加也和DDT有某种联系。已有的医学研究还表明了它对人类的肝脏功能和形态有影响,并有明显的致癌性能。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农药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又是对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即具有毒物的属性。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其中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有误食、食用不卫生的水果,蔬菜和不注

4、重个人的清洁卫生的情况而引起药物性中毒,而有些农药能溶解在人体的脂肪和汗液中,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危害人体的健康。急性中毒多发生于高效农药,大都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且无力等症状,严重则昏迷、抽搐、吐沫、肺水肿、呼吸极度困难甚至死亡。慢性中毒是经常连续吸入或皮肤接触较小量农药,使毒物进入人体后逐渐发生病变和中毒症状。此过程一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难于鉴别,因此也往往被人们忽略。土壤既是人类生活活动的基地,又是容纳人类排出废弃物的场所。土壤污染对人的危害主要体现在食物链,这种危害是长期的、潜在的,人们往往难以察觉,

5、特别是残效期长的农药,如滴滴涕DDT在土壤中消失90%需要4—30年(平均10年)。食物、蔬菜、水果表面的农药含量越高浓度越大,对人的影响就越大。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农药进入土壤的途径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农药直接进入土壤包括施用的一些除草剂,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和拌种剂,按此途径的农药基本上全部进入土壤;第二种是防治病虫害喷撒农田的各类农药,直接目标是害虫和草,目的是保护作物,但有相当部分农药落于土壤表面或落于稻田水面而间接进入土壤;第三种是随着大气沉降,灌溉水和植物残体。土壤中农药对农作物和土壤生物的影响土壤中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作

6、物生长的影响和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而降低农产品质量。农作物吸收土壤中的农药主要看农药的种类,一般水溶性的农药植物容易吸收,而脂溶性的被土壤强烈吸附的农药植物不易吸收。另外,蚯蚓是土壤中最重要的无脊椎动物,它对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有着重要意义。但有些高毒农药,比如对硫磷、地虫磷等能在短时期内杀死它。除此之外,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也很大,包括对微生物总数的影响及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的是杀菌剂,它们在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危害了一些有益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随着农药在农业方面的使用越来越多

7、,它对土壤微生物的负面作用也更加值得我们关注。土壤污染防治的措施一、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2012年3月10号,驻鄂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周宜开在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代表农工党中央作了《土壤污染防治刻不容缓》的大会发言,他建议抓紧制订《土壤污染防治法》,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目前我国已有防治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的法律,但是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基本上是一项空白。二、明确土壤污染防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基本

8、原则,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卫生安全和建设良好人居环境为总体目标,以农用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场地环境保护监管为重点,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拓宽资金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