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弯曲矫直机原理、结构及制造工艺

拉伸弯曲矫直机原理、结构及制造工艺

ID:9976308

大小:26.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7

拉伸弯曲矫直机原理、结构及制造工艺_第1页
拉伸弯曲矫直机原理、结构及制造工艺_第2页
拉伸弯曲矫直机原理、结构及制造工艺_第3页
拉伸弯曲矫直机原理、结构及制造工艺_第4页
资源描述:

《拉伸弯曲矫直机原理、结构及制造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拉伸弯曲矫直机原理、结构及制造工艺 冶金环保事业部技术工艺部章炳泉  1前言  拉伸弯曲矫直机组(简称“拉矫机”)是为适应带材高要求的平直度需要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矫直设备,它综合了辊式矫直机和拉伸矫直机的优点,它的工作特点是在张力辊拉伸和弯曲辊连续交替反复弯曲的联合作用下使带材产生塑性延伸而获得板带矫直,它能消除带材的瓢曲、边缘浪形和镰刀弯等三元形状缺陷,明显提高了板形质量。  2拉矫机原理  2.1辊式矫直的原理  板材在辊式矫直机上矫直时,板材是在矫直辊的压力作用下发生纯弯曲弹塑性变形,其中性

2、层即零应力轴线仍然是矩形截面的几何轴线。  2.2张力矫直的原理  带材在连续张力机上矫直时,在张力辊的张力作用下,横截面产生均匀的拉伸应力,而获得均匀的塑性伸长。  2.3拉伸弯曲矫直的原理  连续拉伸弯曲矫直机综合了连续张力矫直机与辊式矫直机的特点,其是在张力辊的拉伸和弯曲辊连续交替反复弯曲的联合作用下使带材产生塑性延伸而获得矫直的工艺过程。矫直过程是使处于张力作用下的带材,经过弯曲辊剧烈弯曲时,带材由于弯曲应力和拉伸应力的联合作用产生弹塑性延伸变形,从而使三元形状缺陷得以消除,随后再经矫直辊

3、将残余曲率矫平。  弯曲辊的作用使得带钢单面受到塑性延伸变形,并且造成整个横截面上的应力不均,根据这种变形原理,带张力的带钢至少要通过两个弯曲辊,进行整个板面均匀的延伸,再经过一个矫直辊,对残余应力进行重新分布均衡。为了适应不同厚度带钢的矫直需要,要设置两组弯曲-矫直辊。  3拉矫机的结构(具体详细结构介绍见图,将详细口述)。  拉矫机由张力辊组与拉伸弯曲机座组成,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和现场条件,这两组有多种形式。  3.1拉伸弯曲机座  拉弯矫直机座使带材产生拉伸弯曲变形,由弯曲辊单元与矫直辊单元组

4、成,弯曲辊由两个或多个小直径的弯曲辊,它使带材在张力作用下,经过剧烈的反复弯曲变形,导致带材产生塑性延伸,以达到工艺要求的延伸率。  弯曲辊机座的结构,要据工艺要求进行合理确定结构形式,工艺设备结构满足工艺要求使用性能,应用方便合理,设备制造工艺能达到设备要求性能。  3.1.1弯曲辊单元  弯曲辊的作用:弯曲辊用做产生弯曲应力并在拉伸应力的联合作用下产生弹塑性延伸,实现钢带的塑性延伸,因为弯曲辊的弯曲应力在带钢的横截面上呈方向性,在单侧实现的塑性延伸,为达到两侧的变形均匀,必须采用方向相反的两个

5、弯曲辊,弯曲辊用以实现带钢的塑性延伸,消除带材的三元缺陷。  弯曲辊的型式很多,根据需要选择各种弯曲辊结构组成形式,以达到校正不同种类带钢的目的。  3.1.1.1弯曲辊结构  弯曲辊组成类型:多支撑辊系型、V型浮动辊型、Y型浮动辊型等结构形式组成,一般的根据带钢的厚度进行结构形式的选择,矫直一般薄带钢时选用多支撑辊系型,并根据校平带钢厚度范围要求,选择单弯或双弯结构。矫平高强度带材或极薄带材时,选用V型浮动辊型或Y型浮动辊型的结构形式,对于AKC钢经过二次冷轧后在冷硬状态下进行矫直,σb≥560

6、MPa,σs≥530MPa,对于因瓦合金则屈服极限更高,选用浮动辊型。  弯曲辊的布置形式:多排弯曲辊形式,  多排弯曲辊形式弯曲辊直径较大,通常用于矫直屈服极限较低的带材,如σs=300~350MPa。根据带材要求厚度范围,选用单弯或双弯成对布置形式,  弯曲辊的调整结构:弯曲辊调整压下深度,以调整弯曲辊上的包角,实现延伸率的控制。  弯曲辊的调整结构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功能实现、性能特点要适应于工艺要求,能便利实现工艺性能,达到功能实现保证质量需要。  弯曲辊机座的自动倾斜控制,整个机座可倾

7、斜±10°。以此改变带钢的出口角度,实现拉伸量调节并消除横向弯曲。  出口顺导辊  顺导辊直径大约为Φ200mm  3.1.1.2弯曲辊工艺技术参数  弯曲辊直径:弯曲辊直径,与带材厚度及带材的屈伏限有关,采用小直径弯曲辊时,不仅矫正效果好,而且还能相应的减小带材单位张力。但辊子直径过小,将使辊子转速增加,辊子磨损加大而降低使用寿命;相应的刚性减小,降低矫正质量,应有提高刚性的措施。  资料表明:a型式弯曲辊推荐弯曲辊最小直径为30mm,带材厚度增加时辊子直径相应增加。浮动辊形式多用于矫正极薄的高

8、强度带材,因带材的弯曲半径和辊子半径相近,减小辊子直径对矫正质量影响很大,其直径最小可达6~20mm,带材越薄,材料屈服极限越高,则辊径应该越小。屈服极限对弯曲辊直径选择的影响:材料屈服极限越高,则辊径应越小。  3.1.2矫直辊单元  矫直辊的作用:矫直辊用以完成弯曲校正带材上的残余应力,使应力分布均匀,改善带材上的应力分布结构,在带材横截面上平衡对称(沿纵向及横向)。  矫直辊由一个或几个矫直辊组成,用以将剧烈弯曲后的带材矫平。  矫直辊的形式有多种,有的采用大辊矫直,有的主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