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水工艺设备基础复习重点

给排水水工艺设备基础复习重点

ID:9978054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7

给排水水工艺设备基础复习重点_第1页
给排水水工艺设备基础复习重点_第2页
给排水水工艺设备基础复习重点_第3页
给排水水工艺设备基础复习重点_第4页
给排水水工艺设备基础复习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给排水水工艺设备基础复习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工艺设备复习要点(一)(2003)1.金属材料的工艺特征: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变形能力、导电性、导热性、反射性能。2.选材应考虑的因素:对于设备设计人员而言,选取的材料在整个设备工作寿命期限内要满足工艺和机械两方面要求,即除了要保证所选材料对水质无污染或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外,还必须保证所选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连接性能和其他加工性能。另外,所选用的材料还应该考虑到维修、更新等因素在内的最经济的材料。3.符号表示的意义:(1)普通碳素结构钢:Q234-A·F——屈服强度为234MPa的A级沸腾钢。A级:有A、B

2、、C、D四级,其中D级最高;若标注F表示沸腾钢。(2)优质碳素结构钢:45钢——含碳为0.45%左右的优质碳素结构钢;08钢——含碳为0.08%左右的优质碳素结构钢;45钢15Mn。(3)碳素工具钢:以“T“开头。T8——平均含碳量为0.8%的碳素工具钢;T13——平均含碳量为1.3%的碳素工具钢;T8A——平均含碳量为0.8%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4)合金结构钢:30CrMnSi——其平均含碳量为0.3%,铬、锰、硅三种元素的含量均小于1.5%;12CrNi3——其平均含碳量为0.12%,铬为1.5%,镍为3

3、%;20Cr12Ni14WA——其平均含碳量为0.2%,铬为1.2%、镍为14%的高级优质合金结构钢。(5)合金工具钢:当含碳量≥1.00%时不予标出。9SiCr——平均含碳量为0.9%,Si和Cr<1.5%。4.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工艺性能,其中化学性能占主导作用。5.机械性能分类:材料的弹性和塑性、强度、韧性。6.材料的冷脆性:材料在低温下,机械强度往往升高,而他的冲击韧性值则会徒降,材料由塑性转变为脆性。7.耐蚀性能:材料抵抗周围介质对其腐蚀破坏的能力。8.铜合金的性能:(1)

4、黄铜:含锌25%时延伸率8%达到最高值,含锌45%时强度达到最高值。铸造性能也很好,对大气、海水以及氨以外的碱性溶液耐蚀性很高,但对氨、铵盐和酸(H2SO4、HCL)抗蚀性差。(2)青铜:a、锡青铜:铸造性较黄铜差、流动性小、偏析倾向大,易形成分散的缩孔;在大气、海水、淡水以及蒸气中的抗蚀性比黄铜强,但抗酸性差,无磁性,冲击时不生火花,无冷脆现象,具有很高的耐蚀性。b、铝青铜:很好的流动性、偏析倾向小,易形成致密的铸件,机械性能在大气、海水、碳酸及大多数有机酸的耐蚀性比锡青铜好,耐磨损,耐寒冷,冲击时不发生火花。

5、c、硅青铜:具有比锡青铜高的机械性能和较低的价格,铸造性能和冷、热压力加工性能都很好,耐磨、耐蚀、焊接性好。1.钛合金的性能:机械性能与耐蚀性比纯钛有明显的提高。2.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优点:(1)陶瓷:刚度、硬度高,抗压强度高,绝热、绝缘性好,高耐热性,耐蚀性也很好。(2)石墨: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和导热性,耐温度急变性好,易于加工。(3)搪瓷:兼有金属设备的力学性能和和瓷釉的耐蚀性。缺点:陶瓷的塑性极差,韧性极低(脆性极高),热稳定性很低(对温度剧变的抵抗力很低),抗拉、抗弯性差;石墨机械强度低,性脆。3.高分子材料

6、性能的优点:重量轻,高弹性(不致发生过早的塑性变形),强度低,韧性好,耐磨、减磨性能好,绝缘性、耐蚀性好。缺点:滞弹性,温度升高时机械性与化学性明显降低,易老化。4.腐蚀:材料与它所处环境介质之间发生作用而引起材料的变质和破坏。5.腐蚀的危害:经济损失巨大,资源和能源浪费严重,引起灾难性事故,造成环境污染。6.金属的化学腐蚀:指金属与环境介质发生化学作用,生成金属化合物并使材料性能退化的现象。7.钢铁在高温气体环境中很容易受到腐蚀,常见的腐蚀类型有:高温氧化、脱碳、氢蚀和铸铁肿胀。8.防止钢铁气体腐蚀的方法:合金

7、化、改善介质、应用保护性覆盖层。9.电化学腐蚀:金属在电解质介质中所发生的腐蚀。10.极化:指原电池由于电流通过,使其阴极和阳极的电极电位偏离其起始电位值的现象。极化减小了电池两极之间的电位差,导致金属腐蚀速度的降低。11.钝化:就是金属与介质作用后,失去其化学活性,变得更为稳定的现象。12.金属腐蚀按其形态可分为: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又可继续分为电偶腐蚀、小孔腐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和选择性腐蚀):腐蚀集中在金属表面局部区域,而其他大部分表面几乎不腐蚀。13.小孔腐蚀、缝隙腐蚀的成因、影响因素与控制的比较:(1

8、)成因:a、小孔腐蚀:大多数金属,尤其是易钝化金属在含Cl-、Br-、F-、I-等阴离子及过氯酸盐或硫酸盐等环境介质条件下都有可能发生孔蚀,使金属表面局部区域出现向深处发展的腐蚀小孔。在初始阶段,是金属钝态的局部腐蚀。当活性离子(Cl-)吸附在钝态表面的薄弱处,由于Cl-取代了02-,使金属钝态破坏,而形成孔蚀核。孔蚀核形成后仍具有再钝化的可能,孔蚀就不会进行下去。但当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