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的性能与加工

碳纤维的性能与加工

ID:9980359

大小:2.98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5-17

碳纤维的性能与加工_第1页
碳纤维的性能与加工_第2页
碳纤维的性能与加工_第3页
碳纤维的性能与加工_第4页
碳纤维的性能与加工_第5页
资源描述:

《碳纤维的性能与加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学院200911151035史颖颖碳纤维的性能与加工【摘要】文章介绍了碳纤维的概念、发展与现状、分类,以及碳纤维的性能与加工方法,还有碳纤维的应用。【关键词】碳纤维分类性能电化学改性干湿法射频法加工过程应用【正文】第一节碳纤维概述1.碳纤维的概念碳纤维,英文为CarbonFiber,简称CF。碳纤维是指由有机纤维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是纤维中含碳量在95%左右的碳纤维和含碳量在99%左右的石墨纤维。2.碳纤维的结构碳纤维的分子结构介于石墨与金刚石之间。目前公认的碳纤维结构是由沿纤维轴高度取向的二维乱层石墨组成。微晶的形状、大小、取向以及排列

2、方式与纤维的制备工艺相关。2.1结构单元石墨:六方晶系碳纤维:乱层石墨结构最基本的结构单元:石墨片层二级结构单元:石墨微晶(由数张或数十张石墨片层组成)三级结构单元:石墨微晶组成的原纤维。直径在50nm左右,弯曲,彼此交叉的许多条带状组成的结构2.2皮芯层结构CF由皮层、芯层及中间过渡区组成。皮层:微晶较大,排列有序。芯层:微晶减小,排列紊乱,结构不均匀。3.碳纤维的缺陷3.1来源碳纤维中的缺陷主要来自两方面:原丝带来的缺陷与碳化过程带来的缺陷。原丝带来的缺陷在碳化过程中可能消失小部分,但大部分将保留下来,变成碳纤维的缺陷。而碳化过程带来的缺陷则在碳化过程中,大

3、量非C元素以气体形式逸出,使纤维表面及内部形成空穴和缺陷。3.2CF中缺陷的观察研究手段:扫描电镜(SEM):研究纤维表面缺陷透射电镜(TEM):研究纤维内部结构18化学学院200911151035史颖颖第二节碳纤维的现状及发展1.碳纤维的发展简史1860年,斯旺制作碳丝灯泡。1878年,斯旺以棉纱试制碳丝。1879年,爱迪生以油烟与焦油、棉纱和竹丝试制碳丝(持续照明45小时)。1882年,碳丝电灯实用化1911年,钨丝电灯实用化。1950年,美国Wright--Patterson空军基地开始研制黏胶基碳纤维。1959年,美国UCC公司生产低模量黏胶基碳纤维“T

4、hornel—25”,日本大阪工业试验所的进藤昭男发明了PAN基碳纤维。1962年,日本碳公司开始生产低模量PAN基碳纤维(0.5吨/月)。1963年,英国皇家航空研究所(RAE)的瓦特和约翰逊成功地打通了制造高性能PAN基碳纤维(在热处理时施加张力)的技术途径。1964年,英国Courtaulds,Morganite和Roii--Roys公司利用RAE技术生产PAN基碳纤维。1965年,日本群马大学的大谷杉郎发明了沥青基碳纤维美国UCC公司开始生产高模量黏胶基碳纤维(石墨化过程中牵伸)。1970年,日本吴羽化学公司生产沥青基碳纤维(10吨/月),日本东丽公司与

5、美国UCC进行技术合作。1971年,日本东丽公司工业规模生产PAN基碳纤维(1吨/月),碳纤维的牌号为T300,石墨纤维为M40。1972年,美国Hercules公司开始生产PAN基碳纤维日本用碳纤维制造钓竿,美国用碳纤维制造高尔夫球棒。1973年,日本东邦人造丝公司开始生产PAN基碳纤维(0.5吨/月)日本东丽公司扩产5吨/月。1974年,碳纤维钓竿、高尔夫球棒迅速发展日本东丽公司扩产13吨/月。1975年,碳纤维网球拍商品化美国UCC公司公布利用中间相沥青制造高模量沥青基碳纤维“Thornel—P”美国UCC的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商品化。1976年,东邦人造丝

6、公司与美国塞兰尼斯进行技术合作住友化学与美国赫格里斯(Hercules)成立联合公司。1979年,日本碳公司与旭化成工业公司成立旭日碳纤维公司。1980年,美国波音公司提出需求高强度、大伸长的碳纤维。1981年,台湾台塑设立碳纤研究中心,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与美国Hitco公司进行技术合作。1984年,台湾台塑与美国Hitco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日本东丽公司研制成功高强中模碳纤维T800。1986年,日本东丽公司研制成功高强中模碳纤维T1000。1989年,日本东丽公司研制成功高模中强碳纤维M60。1992年,日本东丽公司研制成功高模中强碳纤维M70J,杨氏摸量高达

7、690GPa。2.世界碳纤维产业现状及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2.1世界碳纤维产业现状18化学学院200911151035史颖颖国际上碳纤维的研制开发源于60年代初,到进入工业化生产,经历了大约十年时间。碳纤维的主要生产国是日本和美国,主要消耗的国家和地区则依次为美国、日本和西欧。日本的碳纤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但其消耗量仅占四分之一,美国的碳纤维产量虽然只占世界总产量的40%;但其消耗量却占世界总消耗量的一半左右。全球碳纤维生产量最大的两家公司均在日本,其中东丽公司(Toray)于1970年投产;1989年的生产能力已达到2250吨。1975年投产的东邦人造丝

8、公司(TohoBesl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