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透水八种预兆 解读

矿井透水八种预兆 解读

ID:9982136

大小:4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19

矿井透水八种预兆 解读_第1页
矿井透水八种预兆 解读_第2页
矿井透水八种预兆 解读_第3页
矿井透水八种预兆 解读_第4页
矿井透水八种预兆 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井透水八种预兆 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矿井透水八种预兆解读按照一般的透水规律,积水区水头越高,压力就越大,因此,在处理水头高的积水时,必须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将高水头和积水分成若干段,一段一段地放水。现在普遍采用的“分段下行探放水”的方法,可避免一次处理时煤壁被压破的危险。实践证明,凡是与地面上下汇水区互相贯通,互为补给水源的老空、断层裂缝等,都必定有水,因此,遇到有补给水源的老空、断层、裂缝、钻孔时,特别要提高警惕,并采用周密的防水措施,防止透水。矿井透水事先都有预兆,可根据八种不同的透水象征,辨别其是否有透水的危险。(1)发潮:煤本身是不透水的东西,

2、但当受到一定压力的水的作用,仍会有部分的水分浸到煤体里去。因此,当采掘工作面临近积水区时,就会发现局部的或大面积的发潮现象,这种发潮现象不完全是由于接近水区的缘故,遇到底板岩层为透水岩层时,也常使煤体有发潮现象。(2)发汗:当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因受水压作用,通过煤的层理、节理、水就透过煤壁并聚成水球现象,看起来就象人出汗一样。这里必须指出,上述两种象征,无论发潮和发汗,有时都会出现假象,这种发潮和发汗的真假,往往采用“浅剥皮”的办法加以鉴别,就是将发潮或发汗的煤面,剥去一薄层,观察探试新暴露的煤层是否也发潮,如果发

3、潮,就证明这是透水象征。(3)流水或滴水:这种现象是发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证明工作地点与积水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也证明隔水煤墙越来越软,隔水性越来越差,抗压能力越来越少,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时必须百倍警惕,加紧处理。(4)挂红:这种现象往往是流水现象出现后产生的。这种现象说明水内含有铁的氧化物,或硫铁矿物等,出现“挂红”一般认为是接近老空积水的象征。(5)空气变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区以后,影响工作面气温降低,感到发凉。(6)硫化氢气味加大:二硫化氢气体也是老空区的产物。因此,当工作面接近老空区时,有时可嗅到硫化氢

4、的气味——刺鼻的臭鸡蛋气味,可导致人迅速死亡。(7)水叫:一般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嘶嘶”的声音,这种声音,很象低沉的雷鸣声或不开锅的声音,这是因为水位有了变动或受滚动岩石撞击影响的结果。(8)钻孔底发软或出水。用探水钻或钎子探水时,如发现钻孔底发软,钻屑发潮,就说明钎子快到积水区,如继续钻就有出水可能。上述现象都是接近积水区(或老空)的征兆,要特别注意采取措施,严防积水突出造成危害。鉴别老空水有以下几种办法:用手指蘸水搓动有润滑感觉;用鼻嗅有腐臭;有时夹杂着臭鸡蛋的气味,用口嚼有涩味;有腐朽质的沉淀物及悬浮物,详细

5、观察比较时,会发现它的透明度较低;化验分析时,耗氧量大,有机质氧化时所耗氧气越多,证明有机质越多。井下透水事故的避灾方法矿井水灾也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要防止水害,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可疑积水地区掘进巷道时,要先探水。发现了透水预兆(打钻时感觉孔底松软或孔中有水流出;煤层发潮发暗;巷壁或煤壁出现大面积小水珠,淋水加大;煤层变凉,气温降低;有害气体增加出现“嘶嘶”水叫声等),就要立即停止掘进,加固工作面支架,并报告上级。井下一旦发生了透水事故,要尽力判明水源性质(断层水、含水层水、老空水)并用最快的方式通知附近地区

6、的工作人员一起按规定的路线撤出。透水时,水势很猛,冲力很大,要手扶支架躲过水头冲击后向高处走,进入上一个水平,然后出井。假如出路已经被水隔断,就要迅速寻找井下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方暂时躲避。同时定时在轨道或水管上敲打,发出呼救信号。在水害大的矿井和积水大的开采区域,每个采区或掘进中的主要巷道里,都设有水闸门。水闸门能够承受很高的水压,是为隔断水流、缩小受灾范围而设置的。人员撤出透水区域以后,要立即紧紧关死水闸门,把水流完全隔断,以保护整个矿井的安全。接到透水事故警报后,水泵司机要立即关闭泵房两侧的密闭门,启

7、动所有水泵,以求把透出的水尽快排出。没有接到救灾领导的撤退命令,绝对不可离开工作岗位。透水以后,特别是采空区的积水突出以后,往往会从积水的空间内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如瓦斯、硫化氢等,所以在避灾中,要注意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突水时怎样避灾井下一旦发生突水事故,在场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将灾情向矿井调度室汇报。人员必须听从班组长指挥,迅速撤退。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突水时,人员应撤退到上一个水平或地面。技术人员在制定有水害威胁地区的安全措施时,应包括人员的避灾路线。这条路线选好之后,应向这个地区的所有人员进行贯

8、彻,在平时还要利用上下井的机会让工人多熟悉几次。在巷道交岔点应设有路牌,并设有灯光照明,上山独头巷道的路牌上应标有“此路不通”的字样。井下突然突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安全退路上的指示牌,人员一旦迷失方向,必须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这些上山巷道必须与地面相通。井下发生水灾之后,应该立即通知矿山救护队组织抢救。在救护队员没有到达之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