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

17 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

ID:9983351

大小:26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19

17 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_第1页
17 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_第2页
17 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_第3页
17 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_第4页
17 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_第5页
资源描述:

《17 水下混凝土灌注技术交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交底编号17工程名称黄延高速扩能工程试验段LJ-5标交底日期2013.年11月7日总包单位中铁港航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钻孔灌注桩交底提要李家洼大桥桩基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交底内容:1范围本施工交底适用于李家洼大桥使用旋挖钻孔施工工艺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钻孔施工。2施工准备2.1材料和主要机具:(1)混凝土采用自拌砼,为C30。(2)主要机具有:砼罐车、砼泵车、导管、料斗。2.2作业条件:(1)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施工用的临时设

2、施完备。(2)商品砼来源确定、钢筋笼下放定位并检查合格。(3)首批混凝土方量确定并已备齐。3灌注水下混凝土3.1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3.1.1施工程序导管水密性试验及安装→二次清孔→混凝土现场检测→首批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导管和导管随混凝土灌注进程的提拔→拆卸导管及清洗→埋深控制→填写灌注作业记录。3.1.2工艺流程图3.1.2-1水下混凝土灌注工艺流程3.2原材料的选择及配合比(1)水泥采用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早于2.5h,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2)粗集料应优先选用卵石,采用碎石时应适当

3、增加混凝土配合比的含砂率。细集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3)混凝土配合比的含砂率采用0.4~0.5,水灰比采用0.5~0.6。混凝土初凝时间根据桩长及灌注时间确定,浅孔、小桩径初凝时间可采用3~5小时,深桩混凝土初凝时间大于8小时。按初凝时间的控制标准确定缓凝剂的填加量。(4)为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流动性,应按合理的配合比将水泥、石子、砂子倒入料斗后,先开动搅拌机并加入30%的水,然后与拌合料一起均匀加入60%的水,最后再加入10%的水(如砂、石含水率较大时,可适当控制此部分水量),最后加水到出料时间控制在60~90秒内。

4、(5)混凝土灌注时应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坍落度应控制在180~220mm之间,灌注至桩顶约5米处时,可将坍落度控制在160~170mm,以确保桩顶浮浆不过高。3.3制安钢筋笼及声测管、压浆管3.3.1钢筋笼的制作安放钢筋笼的制作采用在加工场统一加工制作,运至现场进行吊放。若场地运输困难,可在现场内加工制作。(1)钢筋原材进场后按钢筋的不同型号、不同直径、不同长度分别进行堆放,设立识别标志。(2)主筋接长采用套筒连接,主筋对接在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数不得多于主筋总数的50%,相邻两个接头间的距离不小于主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

5、0mm。(3)在成形架上安放架立筋,按等间距将主筋布置好,用电弧焊将主筋与架立筋固定;按规定的间距缠绕箍筋,并用电弧焊或扎丝将箍筋与主筋固定。(4)在钢筋笼上、下端及中部每隔一定距离于同一横截面上对称设置四个钢筋“耳环”,确保钢筋笼与孔壁保持设计保护层距离。(5)钢筋笼的吊放要对准孔位扶稳轻放、慢放,避免碰撞孔壁。下放过程中,注意观察孔内水位情况,如有异样,立即停止,检查是否塌孔。(6)钢筋笼采用分节吊放时,应将钢筋笼逐步接长后再放入孔内。利用先吊入孔内的钢筋笼上部架立筋将笼体固定在护筒上,利用吊机将上节钢筋笼临时吊住进行两节

6、钢筋笼的接长,钢筋笼接长后需对焊缝检查验收,冷却后再沉入孔内。(7)钢筋笼的吊放到位后用吊筋固定在护筒上,保证钢筋笼的设计标高,同时也可防止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的上浮。3.3.2声测管、压浆管的制作安放声测管、压浆管制作用料应满足设计尺寸及材质要求,制作前应详细检查看是否有砂眼、变形等。有砂眼的钢管可补焊后使用,变形的钢管严禁使用。焊接接长时使用套管,套管壁厚不小于声测管、压浆管壁厚,套管内径较声测管、压浆管外径大3mm左右。声测管、压浆管接长焊缝应焊接牢固并确保不漏浆。声测管、压浆管安装后应装满水再封顶。封顶采用3mm钢板焊接

7、。声测管、压浆管与加劲箍及钢筋笼的固定应满足重力及浮力要求。3.3导管的配置、试拼、试压及安装浇注导管采用钢质导管,导管内径为200~350mm,根据桩径选用不同内径的导管,导管接头选用丝口或抱箍式接头,可加快导管接长拼装及拆除速度。导管长度根据桩长确定,底节导管一般不短于4m,标准节导管可采用节长3.0m的导管,同时配备一些0.50m、1.0m、1.5m的短节导管以作长度调整。导管使用前需进行水密性及接头抗拉试验,检验其水密性及接头强度,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低于孔底静水压力的1.3倍的压力。导管在井口安装

8、,安装时夹板应扣牢,对接前必须仔细检查管壁及接头丝扣、密封圈的完好情况。加密封胶圈后应涂抹黄油密封,确保导管不漏水。导管下放时,保持导管居于孔中间缓慢、小心轻放,避免磕碰钢筋笼,以防导管提升时挂坏钢筋笼或将钢筋笼提起。导管底口至孔底距离控制在0.3~0.4m之间。导管使用后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