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检验作业指导书

粉煤灰检验作业指导书

ID:9984275

大小:2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19

粉煤灰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粉煤灰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粉煤灰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粉煤灰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粉煤灰检验作业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粉煤灰检验作业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粉煤灰检验作业指导书分发号:文件编号:粉煤灰检验作业指导书2010年10月25日发布本文件使用于以下机构的检测活动生效日期:文件编号:编制:批准:日期:1目的为了实现粉煤灰检验过程受控,使不同人员的操作准确一致,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正确性,特制定本文件进行规范。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的所承检粉煤灰样品的检验。3检验标准:《用水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4取样方法:4.1抽样原则:接受客户委托进行抽样时,根据协议要求按相应抽样标准组织抽样,保证抽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4.2抽样地点:委托单位的成品仓库、经生产方检验合格的

2、产品其他存放地或委托方送检的外加剂样品。4.3抽样方法和数量:4.3.1散装灰取样,从运输工具、或堆场中的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混合拌匀,按四分法,索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式样。4.3.2袋装灰取样;从每批任抽10袋,从每袋中分取试样不少于1kg.5仪器设备: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主要技术数据标准对仪器要求环境要求1负压筛析仪FSY-150A2搅拌机JJ-56检验前准备6.1检查样品在运输、保管过程中有无污染,与抽样单或委托单上填写样品状态栏的内容是否相符。6.2检查完毕后,双方当事人在样品台账上签字,检验人员还要在原始记录样品情况中记录。6

3、.3检验前将样品编号,并在《样品标签》上注明相应标签。6.4检查检验用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在仪器设备记录填写试验时间,试验前校准情况。7检验方法:7.1细度:依据GB1596-2005进行,称取试样10g,精确至0.1g。倒入0.045m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开到3min,开始筛析。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负压大于2000Pa时,表示工作政党若负压小于2000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呈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3min后筛析自动停止,停要后将筛网内的筛

4、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至.1g。筛余百分数X(%)按下式计算:X=G×10式中:G——筛余物重量。7.2需水量比:试验样品:90g粉煤灰,210g硅酸盐水泥和750g标准砂。对比样品:300g硅酸盐水泥,750g标准砂。依据GB1596-91、GB2419进行见《砂浆防水剂检验实施细则》。分别测定试验样品的流动度达到125-135时的需水量W1(ml)和对比样品达到同一流动度时的需水量W2(ml)。粉煤灰需水量比按下式计算:W1需水量比=—————×100W27.3抗压强度比:粉煤灰:含水量小于1%;细度5%-7%。硅酸盐水泥:安定性必须合格;抗压

5、强度大于42.5Mpa;比面积290-310m²/Kg;石膏掺入量以SO3计为1.5%-2.5%。试验样品:162g粉煤灰,378g硅酸盐水泥和1350g标准砂。对比样品:540g硅酸盐水泥,1350g标准砂。成型加水量:对比样品238ml,试验样品按水泥胶砂流动度125-135mm时的水灰比计算。依据GB1596-91、GB177进行,见《水泥检验实施细则》。分别测定试验样品的28d抗压强度R1和对比样品28d抗压强度R2。粉煤灰水泥胶砂28d抗压强度比(%)按下式计算:R128d抗压强度比=—————×100R28判定规则按GB1355-19

6、86GB2760-1996标准规定,其中有一项检验不合格,判该样品不合格。9检验工作完毕9.1检验工作完毕后,校准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将计量器具归位,清理检验现场。9.2在样品标签上注明相应状态标识,交回样品室管理保管,等待处理。10安全注意事项10.1检测过程中发生停水、停电或其他不可避免的自然事故,使检测工作中断或影响检测结果时应立即切断设备电源,停止检测,其测试数据作废.待水、电条件恢复正常后,再重新进行测试.样品已损坏,可领用备用样品.若备用样品不足应向受检单位说明情况,采取补救措施。10.2检测仪器设备发生意外损坏时,应

7、立即停机,报告室主任,所测数据作废;待仪器设备修复,校准后再重新测试,事故责任按有关规定查处。10.3测试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或突发疾病时,立即组织抢救,该检验人员的测试数据无效.待事故调查分析工作结束,测试条件具备时,再由该室重新安排检测。10.4测试过程中环境条件发生变化难以达到要求时,应停止测试工作,原测试数据作废,待环境恢复正常时再重新安排检测。10.5测试结果超差时,要对影响检测工作结果的有关因素(检验方法、仪器设备精度、检测环境条件、试样制备质量等)进行检查,待查明原因后再决定数据的取舍,以保证检测结果可靠。10.6同批样品测试结果散差

8、过大,应立即用标准样品或物质进行测试比对,若比对结果符合要求,则测试数据有效;若比对结果异常,应停止测试,并对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