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砂浆配制与灌注施工

ca砂浆配制与灌注施工

ID:9985269

大小:42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5-19

ca砂浆配制与灌注施工_第1页
ca砂浆配制与灌注施工_第2页
ca砂浆配制与灌注施工_第3页
ca砂浆配制与灌注施工_第4页
ca砂浆配制与灌注施工_第5页
资源描述:

《ca砂浆配制与灌注施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CA砂浆配制与灌注1CA砂浆的配合比与质量标准A.CA砂浆的配合比无碴轨道结构中的CA砂浆,是具有一定程度弹性的填充材料,其性能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板式轨道的耐久性。CA砂浆标准配合比见表1。表1CA砂浆标准配合比(1m3)混合种类沥青A乳剂(kg)沥青P乳剂(kg)水(kg)细骨料(kg)早强水泥(kg)混合材料(kg)铝粉(g)消泡剂(g)AE剂(kg)496-78以下62027931401557.8B.质量标准表2CA砂浆的质量标准序项目单位日本指标1抗压强度1d/7d/28dMPa>0.1/>0.7/>1.82弹性模量MPa100~3003砂浆温度℃5~304流动度秒18

2、~265可工作时间分≥306含气量%8~127单位容积质量kg/m3>13008膨胀率/材料分离度/泛浆率%1~3/<3/09抗冻性300次冻融循环试验后,相对动弹模量不得小于60%,质量损失率不得小于5%。试验段位于温暖地区,本指标可不作考虑。10耐候性外观无异常,相对抗折强度不低于100%。2原材料技术要求与储存保管A.原材料的技术要求a.16CA砂浆原材料中,沥青A乳剂采用日本进口方式。其余材料参照JSCE(日本土木学会标准)、JIS(日本工业标准规格),并在日方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国内进行生产、采购、检验工作。b.水泥采用符合日本工业规格(JISR5210)和GB175的

3、早强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新鲜,贮存时间不应超过1个月。c.沥青A乳剂、混和材料、AE剂、消泡剂等材料均应在使用前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d.所用水采用饮用水。沥青A乳剂、混和材料、AE剂和消泡剂等应出具检验结果、规格证明等。e.细骨料通过2.5mm筛子的应在95%以上,其细度模数是在1.4~2.2范围内的干燥硅砂,含水量≤1%,并在使用前得到许可。f.应采用鳞片状铝粉,使用前须进行检验。B.各种原材料主要作用a.水泥、砂水泥及砂主要为CA砂浆提供一定的强度。b.沥青A乳剂沥青A乳剂主要为CA砂浆提供一定的弹性,同时其内部的水参加水泥的水化反应。c.混合料混合料加入用以补偿CA砂

4、浆的凝结固化时的收缩,同时使CA砂浆的组织细密。d.消泡剂消泡剂用于消除拌和初期CA砂浆内的大气泡。e.引气剂引气剂引入定量的微小气泡。f.铝粉铝粉使CA砂浆初期产生膨胀,达到与轨道板密贴的效果。C.材料存储方法表3不同材料存储方法表材料名称储存方法沥青A乳剂在平坦处设置2个乳剂箱(10t)16水泥・混合材料建立面积约为40m2仓库,地面进行防潮处理,材料架空放置。细骨料地面采用砂浆硬化,并搭设防雨棚。AE溶剂罐装,容积为200升或18升,保存在水泥仓库。消泡剂每1升独立包装,保存在水泥仓库。铝粉每500g密封包装,保存在水泥仓库,避免与空气接触,特别注意防潮。3CA砂浆试验为

5、了确保CA砂浆施工过程保持质量稳定,在施工中要对以下内容进行试验和确认,并记录结果。其试验项目及方法如下:流动度(流动时间测量)CA砂浆的流动时间,是根据日本铁道建设·运输设施整理支援机构所认可的J10负荷进行检测的,如图1所示。图1J10负荷试验含气量把采集的样品(未凝固的CA砂浆)放入三角长颈的规定容器中,计量容积中样品的重量,求单位容积质量。含气量计算公式如下:含气量(%)=×10016其中:理论容积质量=A.强度CA砂浆抗压强度试验采用“单轴压缩法”进行。将经过流动度试验的砂浆注入φ50mm×50mm的圆柱体模型内,做成如下图所示的试件。在试件达到龄期(1d、7d、28

6、d)后,测量试样承压面的尺寸,准确至0.02mm,取3次平均值;利用压力试验机以每分钟试件变形0.5mm加载速率,匀速加载,当压力不再上升时停止加载,其压力最大值即为该试件在各龄期时的抗压强度。每次试验取三个试件,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图2强度试验用试件每组试件共6个,分别测量1天、7天、28天的强度。试件养生条件为20±2℃、RH65±5%。B.泛浆将CA砂浆采集到聚乙烯袋内,24小时之后目视观察是否泛浆及材料分离。C.膨胀率每天一次,把灌注前的CA砂浆用量筒取样250ml,如图4.4.6-3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从玻璃板到CA砂浆表面的深度H0,24小时

7、后再测量深度H24,根据结果通过下面的方程式算出膨胀率。膨胀率(%)=0.000314(H0-H24)・D2其中:D=量筒的内径(mm)16图3膨胀率试验H0=抽样调查之后的试件表面深度(mm)H24=24小时后的试件表面深度(mm)A.弹性模量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与抗压强度基本相同,试件为φ50mm×50mm的圆柱体,利用压力试验机以每分钟0.5mm加载速率,匀速加载,加载至抗压强度的1/3后开始卸载,卸载速度与加载速度相同,如此重复三次试验,以第四次加载曲线的数据计算弹性模量。B.材料分离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