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

ID:9985348

大小:10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19

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_第1页
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_第2页
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_第3页
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_第4页
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三大常规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参考值:红细胞计数(RBC)M:4.0~5.5´1012/L;F:3.5~5.0´1012/L红细胞压积(HCT)M:0.4~0.5;F:0.37~0.48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2~94fl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15.0%血红蛋白(HGB)M:120~160g/L;F:110~150g/L;B:170~190g/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6~32pg平均红细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血红蛋白分布宽度(HDW)24~34g/L红细胞1

2、.红细胞生理性变化:新生儿,体力劳动者,登山运动员、高山地区居民红细胞增多;妊娠中后期、6个月至2岁婴幼儿、部分老年人红细胞减少。2.红细胞病理性增高:(1)相对增加,如脱水、血液浓缩;(2)绝对增加,如慢性肺心病、某些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如造血系统增殖性疾病。3.红细胞病理性减少:(1)造血不良,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2)红细胞过度破坏,如红细胞膜异常、血红蛋白含量异常、免疫性溶血、病毒、细菌感染、药物破坏等。(3)失血,如急性失血性贫血4.医学决定性水平(1)6.8×10^12/L 高于此值之上考虑红细胞增多症。(2)3.5×10

3、^12/L  为诊断贫血的界限,应寻找原因。(3)1.5×10^12/L  考虑输血的决定性水平血红蛋白1.血红蛋白含量生理性增高:新生儿、高原居住者。2.血红蛋白含量生理性降低:3个月起到15岁以前的儿童、妊娠的中后期、老年人等。3.血红蛋白含量病理性增高: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等引起的血液浓缩者;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组织缺氧患者;肾癌,肝细胞癌等癌症患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等。4.血红蛋白含量病理性减少:再障、白血病等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者;炎症、恶性肿瘤、尿毒症等慢性疾病患者;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造成的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红细胞破坏过多者;急性、慢

4、性失血者。白细胞及其分类白细胞计数(WBC)4.0~10.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L))3.0~5.8´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1.5~3.0´109/L单核细胞绝对值(MON)0.1~1.5´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S)0.05~0.5´109/L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BAS)0.01~0.05´109/L中性百分比(NEU%)55%~75%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20%~45%单核细胞百分比(MON)4%~16%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1%~6%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0%~1%大体积未染色细胞(LUC)0.05~0.4´109

5、/L大体积未染色细胞百分比(LUC%)1.0%~4.0%1.白细胞增多(1)中性粒细胞:急性感染或炎性(最常见)、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失血、急性中毒、粒细胞白血病等(2)嗜酸性粒细胞: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某些血液病、手术后、烧伤等嗜碱性粒细胞:慢粒、何杰金病、铅中毒等(3)单核细胞:结核、伤寒、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等淋巴细胞:百日咳、传单、慢淋、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2.白细胞减少(1)中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再障、化学药物中毒、X线照射、化疗、季度严重感染、粒细胞缺乏等(2)嗜酸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3)

6、淋巴细胞: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血小板计数(PLT)100~300´109/L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15%~18%平均血小板体积(MPV)6.5~13.0fl血小板压积(PCT)0.11%~0.28%大血小板比例(LPR)>36%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28~75´109/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0.5%~1.5%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10.3%~34.0%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FR)1.0%~4.5%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7%~15%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80%~90%网织红平均体积(MCVr)106~116fl网织

7、红分布宽度(RDWr)15~19网织血红蛋白分布宽度(HDWr)28~38血小板(1)血小板计数病理性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摘除术后(一时性)、骨折、出血、手术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2)血小板计数病理性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某些药物中毒或过敏、应用某些抗癌药物后、再生障癌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各种急性白血病、肿瘤骨髓转移、脾脏功能亢进、巨幼细胞性贫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