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新生儿常见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ID:9987990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9

新生儿常见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_第1页
新生儿常见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_第2页
新生儿常见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_第3页
新生儿常见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_第4页
新生儿常见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常见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生儿常见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发病率约为1%,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患有各种先天性心脏病估计20万左右,其中三分之一为复杂型心血管畸形,如不经治疗,30%在生后1个月夭折,是造成我国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新生儿危重先心病的有效救治具有重要意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于先心病的治疗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许多复杂畸形患儿在出生后不久即可根治,手术存活率已明显改观。一些特别复杂危重的病例可采用姑息性手术:常用的有体-肺分流术,包括Blalock-Tausig分流术、Glenn分流术和Fontan手术等,将主动脉或上、下腔静脉的血液引入肺循环,以增加在肺部

2、进行气体交换的血流量,改善缺氧状态,缓解青紫症状,同时有利于促进肺血管的发育。这种手术方法适用于肺循环严重缺血的先心病,如三尖瓣闭锁、重症青紫四联症、肺动脉闭锁等,是减轻病孩症状、延长生命、为今后根治手术创造条件的治疗方法。此外,药物治疗在新生儿先心病治疗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用的药物包括:(1)前列腺素E:该药品具有扩张动脉导管、使动脉导管保持开放的作用,适用于重症青紫型先心病需依赖动脉导管开放以维持生命的新生儿,如严重青紫四联症和肺动脉闭锁等。(2)针对并发症的药物治疗:常见并发症包括肺炎、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肺动脉高压、脑栓塞和脑脓肿。治疗这些并发症的常用药物有抗生素、强心

3、剂、利尿剂和扩血管药物等等,必须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1.肺循环依赖动脉导管供血的先心病1.1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完整(pulmonaryatresiawithintactventricularseptum,PA/IVS)本病病理特点为肺动脉口完全梗阻,而室间隔完整。由于右室收缩期血流不能射入肺动脉,故右室壁心肌窦状隙常与冠状动脉保留胚胎时期的交通状态,有时甚至出现冠状动脉的血流由右室逆向灌注供应,成为冠状动脉灌注心肌的主要来源,称“右室依赖的冠脉循环”。另一方面,心房水平交通成为右心的唯一出口,使体循环回流的静脉血自右房通过未闭的卵圆孔或房间隔缺损进入左心系统,引起紫绀。肺循环血流大多由动脉

4、导管供应,少数由来自主动脉的侧支血管供应。该病初始治疗的关键是应用PGE(如PGE1静脉滴注,0.05-0.1ug/kg.min)维持动脉导管的开放,有代谢性酸中毒及严重低氧血症的新生儿可静脉滴注碳酸氢钠、吸氧(FIO20.4)或呼吸机支持。外科手术是根本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法的选择与有无冠脉异常和右室发育情况有关。对于存在右室依赖的冠脉循环的患儿,新生儿期经典的治疗是进行Blalock-Taussig分流术。对于不存在明显冠脉异常的患儿,右室发育尚可者可通过导管介入的方法行肺动脉瓣激光穿孔、球囊扩张成形术,或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切开闭锁的肺动脉瓣或行右室流出道扩大成形术进行治疗。手术预后与是

5、否有冠脉异常高度相关,存在右室窦状隙与冠状动脉异常连接者的长期预后不良。1.2伴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闭锁(pulmonaryatresiawithventricularseptaldefect,PA/VSD)该病的病理特点多为肺动脉瓣及主干完全闭锁,少数病例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均闭锁。室间隔缺损多为膜周部或漏斗部,主动脉增宽、骑跨。由于右室到肺动脉的血流完全梗阻,而室间隔缺损存在,故体循环回流的静脉血自右房进入右室后通过室间隔缺损或/和骑跨的主动脉进入左心系统,引起紫绀。患儿肺血管的结构分布复杂,肺动脉可发育正常或欠佳,绝大多数病例存在侧支循环,这些侧支血管主要发自降主动脉,直径1-20mm,

6、与肺内肺动脉交通;肺循环也可由动脉导管供血。治疗一般选择分期手术即:在新生儿期进行Blalock-Taussig分流术,以后进行根治术。也可在新生儿期进行根治术,但通常有赖于患儿存在发育良好的肺动脉和发育足够大的右室漏斗部以能进行跨瓣右室流出道扩大补片。肺动脉发育正常者预后较好;肺动脉发育欠佳者预后较差。1.3重症肺动脉瓣狭窄(criticalpulmonarystenosis,criticalPS)本病的病理特点为肺动脉瓣瓣叶增厚融合,中间或偏侧留有一小孔,致瓣口狭窄。肺动脉瓣环发育正常者,肺动脉主干多有狭窄后扩张。少数病例(10%~15%)为肺动脉瓣发育不良,通常没有狭窄后肺动脉扩张。

7、由于右室收缩期负荷显著加重,在胎儿期右室即逐渐发生肥厚,室壁顺应性下降,腔静脉血回流右房后,大多通过卵圆孔进入左房,可导致右室发育不良。出生后,心房水平出现大量右向左分流,临床上表现严重低氧血症,血流动力学改变类似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闭锁。由于右室射血明显受阻,故心力衰竭发生较早,病情发展迅速。该病在新生儿期需要给予前列腺素E治疗,以增加肺循环血流量、改善低氧血症,静注NaHCO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则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