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分类和特点

细菌的分类和特点

ID:9989761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20

细菌的分类和特点_第1页
细菌的分类和特点_第2页
细菌的分类和特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细菌的分类和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细菌的分类和特点抗生素抗生素按结构可分为6个类型: 糖的衍生物主要由氨基己糖的衍生物组成。多肽类抗生素主要或全部由氨基酸组成,有多肽或蛋白质的某些特性。多烯类抗生素分子结构中有多个双键。 大环内酯抗生素由一个或多个单糖组成并与碳链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芳香内酯化合物。四环类抗生素都具有四个缩合苯环。嘌呤类抗生素都含有嘌呤环。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agents)按其来源分抗生素、半合成抗生素、抗菌素三类。抗生素(antibiotics):由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为了生存竞争,产生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如:青霉素G、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半合成抗生素(se

2、misyntheticantibiotics):以微生物生物合成为基础,对其结构改造获得的新的合成物。如:氨苄西林、头孢唑啉、二甲氨四环素、利福平。抗菌药(antibacterialdrug):完全由人工合成,如: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类:1、青霉素类:为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疗效高,毒性低。主要作用是使易感细菌的细胞壁发育失常,致其死亡。人、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因此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哺乳动物机体细胞几呼无影响,因而对人体副作用较少。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药有: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仙)、苯唑青霉素等。2

3、、头孢菌素类:本类抗生素自6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习惯上依据时间及对细菌的作用,分为一、二、三代。常用的有: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头孢唑啉(先锋霉素Ⅴ)、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Ⅵ)、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曲松(罗氏芬)、头孢噻肟(凯福隆)、头孢哌酮(先锋必)等。3、氨基糖苷类:本类抗生素性质稳定,抗菌普广,在有氧情况下,对敏感细菌起杀灭作用。其治疗指数(治疗剂量/中毒剂量)较其它抗生素为低,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耳毒性。常用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霉卡那素、丁胺卡那霉素等。4、大环内酯类:本类抗生素均含有一个12—16碳的大内酯环,为抑菌剂,仅适用于轻中度感

4、染,但是为目前最安全的抗生素之一。红霉素为本类的代表,临床应用广泛,对青霉素过敏者常以本品治疗。近年来研制开发了许多新品种,临床效果显著,如阿奇霉素(泰力特、希舒美)、克拉霉素、罗它霉素、地红霉素等。常用的还有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等。5、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本类抗生素可沉积于发育中的骨骼和牙齿中,反复使用可导致骨发育不良,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自妊娠中期至3岁,危险性最大,并可持续至7岁甚至更久,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小儿禁用。6、氯霉素类:本类抗生素特点是脂溶性高,易进入脑脊液和脑组织,并对很多病原体有效,但可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受

5、到一定限制。包括氯霉素、琥珀氯霉素等。7、林可酰胺类:包括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8、多肽类及其它抗生素:本类抗生素结构复杂,按结构特征难以归类,如万古霉素、多粘菌素E、磷霉素、制霉菌素等。临床上还有一些广泛应用的合成抗菌药物,主要有磺胺类(磺胺嘧啶、复方新诺明等)、喹诺酮类(氟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及其它合成抗菌药物(痢特灵、甲硝唑、黄连素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讲义非典型β内酰胺类,由多种链霉菌产生,硫霉素为其中之一,但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耐酶或抑酶乖特点,稳定性差,不适用于临床。目前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帕尼培南,是抗菌药物中抗菌谱最广的,抗菌作用最强的,对β-

6、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的一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包括金葡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肠球菌、厌氧菌、艰难梭菌等,革兰阴性球菌,包括淋球菌、奈瑟菌、脑膜炎双球菌、莫氏卡他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枸椽酸杆菌、不动杆菌、布氏杆菌、阴沟杆菌、产气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杆菌、厌氧菌听脆弱类杆菌等均有强大抗菌活性。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细菌对本品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间一交叉耐药性,可作为后两者耐药的替代品。亚胺培南与西司他丁配伍,适用于耐药菌感染和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副作用少见。大环内酯类(掌握)14元环的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对革兰阳性菌

7、、革半阴性球菌、厌氧菌和支原体属、衣原体属、军团菌属等有较强作用,应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等感染,然而抗菌谱窄,易产生耐药性。16元环大环内酯类(柱晶白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乙酰麦迪霉素、丙酰柱晶白霉素)对耐药菌作用强于红霉素,但肝毒性明显。新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抗菌谱扩大,抗菌活性增强,组织、细胞内药浓度高,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对酸的稳定性好,副作用轻。红霉素红霉素的抗菌机制是它能与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作用及(或)信使核糖核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