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名词解释简答题

免疫名词解释简答题

ID:9993452

大小:43.1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20

免疫名词解释简答题_第1页
免疫名词解释简答题_第2页
免疫名词解释简答题_第3页
免疫名词解释简答题_第4页
免疫名词解释简答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免疫名词解释简答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抗原:抗原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BCR/T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值、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超抗原:某些抗原物质,只需极低浓度即可非特异性激活人体T细胞2%—20%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抗原肽:具有免疫原性的多肽或抗原衍生肽,抗原肽是多肽类抗原而抗原不一定是多肽,可能还有其他物质。AD(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T/B细胞抗原受体(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与功能单位。免疫细

2、胞T:T淋巴细胞来源于胸腺。成熟T细胞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赖区,它们不但介导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在凶险依赖性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亦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B:B淋巴细胞由哺乳动物或禽类法氏囊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成熟B细胞主要定居于淋巴结皮质浅层淋巴小结和脾脏红髓及白髓淋巴小结内,约占外周淋巴细胞总数的20%。B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在其分化和功能执行中有重要作用。B细胞不仅能通过产生抗体发挥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同时也是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并参与免疫调节。MΦ(巨噬细胞):由定居和游走两类细胞组成:定居在不同组织中的MΦ有不同的命名,如肝脏中的库普弗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小胶

3、质细胞、骨组织中的破骨细胞。游走的巨噬细胞广泛分布在结缔组织中,寿命较长(可存数月),胞质内富含溶酶体颗粒及其相关的酶类物质,具有很强的变形运动和吞噬杀伤、清除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的能力。DC(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s,APC),它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未成熟DC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成熟D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T细胞,处于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NK(自然杀伤细胞):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其分化、发育依赖于骨髓微环境,主要分布于骨髓、外周血、肝脏、脾脏、肺脏和淋巴结。NK细胞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

4、,而是通过表面活化受体和抑制受体对“自身”与“非己”进行识别,并直接杀伤某些肿瘤和病毒感染等靶细胞。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指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识别包被于靶抗原上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靶细胞。其生物学意义在于可杀死一般不易被吞噬的较大的细胞(如寄生虫,真菌,肿瘤细胞);也是NK/巨噬细胞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免疫分子。C(补体):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是一种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系统。C1:参与补体激活经典途径的固有成分按其被发现的先后分别命名,此补体为第一个。MBL(凝集素):结构与C1q相似,在病原微生物感染早期,由肝.

5、细胞合成和分泌,是急性期蛋白的一种。可直接识别多种病原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进而可依次活化MASP1,MASP2,C4,C2,C3,形成一系列酶促反应。其构成的途径称为MBL途径,补体激活途径的一种,亦称凝集素途径。MAC(攻膜复合物):补体溶细胞生物学效应的效应复合体,为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末端通路,可在细胞上形成小孔,使小的可溶性分子,离子及水分子自由透过细胞膜,但蛋白质等大分子难以逸出,导致水和离子内流,细胞内渗透压降低,细胞发生溶解。CK(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蛋白,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

6、控免疫应答。IL(白细胞介素):早期发现细胞因子是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调节作用。IFN(干扰素):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功能。不同的IFN的生物活性相似,具有抗病毒、抗细胞增值、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TNF(肿瘤坏死因子):因其能造成肿瘤坏死而得名,在调节免疫应答、杀伤靶细胞和诱导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b(抗体):作为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抗体,是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值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在组织液、外分泌液及其某些细胞表面。Ig(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

7、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一组球蛋白。分为分泌型(sIg)和模型(mIg)。Fab:木瓜蛋白酶水解IgG的部位在铰链区二硫键连接的两条重链的近N端,可将Ig裂解成2个完全相同的Fab段和1个Fc段。Fab段即抗原结合片段,Fc段即可结晶片段。Fc:木瓜蛋白酶水解IgG的部位在铰链区二硫键连接的两条重链的近N端,可将Ig裂解成2个完全相同的Fab段和1个Fc段。Fab段即抗原结合片段,Fc段即可结晶片段。CDR(分化群分子受体):VH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