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理疗科设计特点

康复理疗科设计特点

ID:9996889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0

康复理疗科设计特点_第1页
康复理疗科设计特点_第2页
康复理疗科设计特点_第3页
康复理疗科设计特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康复理疗科设计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康复理疗科设计特点康复理疗室--各疗室的设置应视疗养院的性质、规模及天然疗养因子资源等情况确定。--各疗室宜集中组合成独立区,水疗室、体疗室可单独设置。--各疗室宜有等候空间,治疗床的间距视各种疗法确定,但不应小于0.75m,床之间宜有活动分隔。电疗室--高频、超高频、静电、电睡眠及四槽浴应单独设室。--高频、超高频室宜有屏蔽措施。医护人员工作台与治疗机中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电睡眠室应有遮光隔声措施,治疗床之间应分隔,隔间净宽不应小于1.8m。--静电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地面应有绝缘、防潮措施。墙面应做不低于1.2m的绝缘

2、墙裙。--暖气片宜嵌入墙内,并应设置非导电体的护栏。--各种管线应暗装。--四槽浴台座应有绝缘措施,给水管宜敷设于管沟内。数量较多的四槽浴治疗室室内地面排水宜采用带孔盖板的排水沟。光疗室--紫外线治疗宜单独设室,并应有通风换气设施。--激光室墙面、顶棚应为深冷色调,窗玻璃应避免反光。--光疗室地面应有绝缘、防潮措施,墙面应有不低于1.2m的绝缘墙裙。水疗室--水疗室由等候空间、医护办公室、浴室、更衣休息室、厕所、贮存室等组成。--更衣休息室应与各浴室有门相通,其休息床数与水疗设施使用人数比例为1:1~2:1,两平行休息床的间距不应小

3、于0.60m。--盆浴室两平行浴盆间距宜为0.70m,浴盆应设上下盆扶手。--大池浴室、漩涡浴室的进口处应设淋浴喷头和洗脸盆。--大池宜做成矩形,漩涡浴池应做成圆形或椭圆形,深度宜为1.30m,拉手棒中线离池底高度宜为1.20m,池的溢水口底离池底高度宜为1.1m,池底应采用防滑易清洗的面层材料;--在大池的适当位置应设带扶手的上下池台阶或固定便梯,漩涡浴池应设方便上下池的活动便梯。--设“8”字形槽浴者,槽壁上缘离地面高度宜为0.85m,槽深宜为0.5m。--脉冲水力按摩机浴室应有隔声措施。--淋浴室包括全身浴、坐浴、针状浴、雨状

4、浴、直喷浴、扇形浴等。--操纵台应设在工作人员能看到每个淋浴者处;--操纵台与直喷浴、扇形浴的距离为3.5m~4m。直喷浴墙上应装把手;--各淋浴位置之间宜用透明材料分隔,坐浴、针状浴、雨状浴的隔间中距不应小于1.10m,全身浴不应小于1.50;--地面排水应坡向直喷浴处。排水沟宜采用带孔盖板。--浴室的墙面,顶棚应用防水面层材料,顶棚应防冷凝水下滴。--浴室的窗户应有视线遮挡措施,并应有通风排气设施。体疗室--体疗室视需要可附设诊察室,气功室及贮存室等。--体疗室布置应避免其声响对邻近用房的干扰,若布置在楼层,应采取隔声措施。--

5、楼地面面层宜采用有弹性、耐磨损材料。--体疗室设有球类活动时,其窗户、灯具应有防护措施。体疗室墙面应采用耐碰撞、易擦拭的面层材料。--体疗室的净高应按体疗设施要求确定。蜡疗室--蜡疗室由治疗、贮蜡、熔蜡、制蜡等部分组成。治疗部分应独自设室。规模较大的蜡疗室视需要可附设洗涤小间。--蜡疗室应防止其气味对周围用房的影响。熔蜡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泥疗室--泥疗室由治疗、贮泥、泥搅拌、泥加温、调泥、淋浴、厕所、洗涤等部分组成。治疗部分应男女分别设室。--设有原泥池进行全身泥疗的治疗房,应有上下池便道及抽排地下水的设施。--泥疗室宜设于底层,

6、并应有良好通风。针灸室与按摩室--两平行治疗床的间距不应小于0.9m。针灸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