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教育札记.doc

暑期社会实践教育札记.doc

ID:58428493

大小:1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03

暑期社会实践教育札记.doc_第1页
暑期社会实践教育札记.doc_第2页
暑期社会实践教育札记.doc_第3页
暑期社会实践教育札记.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暑期社会实践教育札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师范大学赴芜湖市区“爱心奉献,义务墙绘”义工服务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教育札记蜡烛的价值不只是照亮了别人,更在于辉煌自己。作为一个新时代与时俱进的教师,不应只是蜡烛,唯有奉献,从不供给。在某种意义上,教师更应是电灯,在发光发热的同时,身体里也应源源不断地补充着流淌着能量。夸耀学业好的,指责学业差的,这种教师和一般人无多大差别;不抬爱优生,不歧视差生,这种教师可谓入流;能找出优生的暗斑,能发现差生的亮点,这种教师便是卓越超群了。热爱学生是教育的灵根,更是教师的美德,但要爱而不溺。对待学生严字当头,这是教育的法则,更是教师的育人机智

2、,但要严而有格。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我们只有用心去欣赏,才能悟出其中的真谛。也许,无错的完整是一种美;也许,有错的残缺更是一种美。所有的总统曾经都是学生,然而却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总统。犹如所有的果实曾经都是花朵,却不是所有的花朵都能成为果实。面对听课困难和走神的学生,我们不能一味地埋怨他们的头脑不灵和“两耳不聪”,而要多考虑一下自己的嘴是否起了“穿云钻雾”的作用。如果学生上课打瞌睡,首要的不是大呼小叫地责难,而应心平气和小心翼翼地去剥开课堂上那深埋已久的催眠因素。也许,你会意外发现,打瞌睡算是对你的最好尊重。下课是学生思想的放假

3、和身体的工作。如果我们常常用拖堂的方式来丰富他们那稚嫩的思想,那么,他们的身体就会慢慢变得懒惰不堪起来,他们就会渐渐丧失一切人生的根本,一生美好的追求和前景就犹如空中楼阁和无根之花。学生的心灵是一片圣洁的原野,一旦进入这个碧莲玉笋的世界,我们就会顿然获得教育的机智和灵感,感受到教育的真正价值和快乐。学生在课堂上答对问题,本属正常之事,无可厚非。偏有老师不知在哪里搞了些糖果、小本小画等小礼物送给学生,算是奖品。我真不知道这些爱心如此之深的老师到底能坚持多久。我只听说动物园里的驯兽师要驯服好一只野兽得花上好几年时光。表扬本是赏识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4、可以唤起学生内在的激情和亢奋求知的兴趣。但明知答误了还一味地带动学生鼓掌嘉许“你真棒!”明知说错了还盲目地首肯“勇气可嘉,说得不错!”则是在滥用表扬,逢堂作秀,甚至误导学生。我认为,在教育教学中,表扬作为一种常见的教育方式不应该让人廉价销售轻易拍卖,而应显示出自身的特质和规则、尊严和价值,尽力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学生的头脑犹如一间昏暗的房屋,用什么东西才能让它很快填满呢?不是稻草,不是粮食,不是黄金,不是书本,更不是教师反复不歇的唠叨。其实,只需划燃一根小小的火柴,点亮智慧的烛光。文化赋予一切生命活动以价值和意义,文化一旦缺失就意味着生命的贬值

5、与枯萎。教育过程实质就是一种文化渗透过程,教育一旦失却文化,所剩的便只是机械的训练动作和反复吆喝的噪声。让学生举手。举起手,就是成功的一半。老师知道这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尊。老师更知道,不会的举的是左手,会的举的是右手。这使我很自然地想到苏珊的帽子。身患肿瘤的七岁女孩经过化疗,掉光了头发,只好戴了一顶帽子。可她在返校回到熟悉的教室时,却意外地看到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原来这是她的班主任颇费周折的苦心安排。这就是师爱,这就是以人为本,这就是教育的人性,闪烁着教育的人本主义光辉。掌声响起,那是课堂的精彩;没有掌声,那是课堂的无奈;给点掌声,那才

6、是课堂的悲哀。学生答对问题,那是教师的期待;学生回答有误,那是课堂的真实;学生站立不语,那是教学的停顿;责备学生回答不上误了时间,那才是教育真正的失败。在平凡的课堂上,比如一堂语文课,比如一堂数学课,比如一堂音乐美术课,随着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偌大的屏幕便纷纷展现出与课堂有关无关的动静相宜五颜六色的精彩画面,结果当然是授课者神采飞扬心满意足,听课者则大饱眼福“如坐春风”。学生好像观看好莱坞电影大片一样,悠哉游哉一堂课下来声色并茂,热闹非凡。低下头来,试想我们的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课的教学果真需要如此“华丽”和“包装”吗?果真

7、需要如此“形象”和“生动”吗?其实,课堂有课堂独具的特质,再神话般的外延也替代不了泥土般的内涵。众所周知,散文重在情感的抒发,诗歌重在意境的品味,数学重在逻辑的推理。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音像最终却剥夺了学生放飞想象的权利,迷失了超越梦想的天空。于是,我们不得不怀疑课堂种种繁荣的假象下面所深埋的失真和变异。一种课堂“原生态”的流失,课堂质效能的虚耗;一种课堂“本土文化”的流放,课堂“招商引资”的猖獗。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既要“接纳”,更要“坚守”。千万不能矫枉过正,盲目随众迎合作秀。一味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一定就是优质课,一味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一

8、定就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和精神。因为手段毕竟不等于目的,犹如最美的禾苗不一定就会抽出沉甸甸的穗子,最科学的设计图纸不一定就会落成雄伟的建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