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9届高三期初语文讲评

南京市2019届高三期初语文讲评

ID:31989682

大小:214.57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1-30

南京市2019届高三期初语文讲评_第1页
南京市2019届高三期初语文讲评_第2页
南京市2019届高三期初语文讲评_第3页
南京市2019届高三期初语文讲评_第4页
南京市2019届高三期初语文讲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京市2019届高三期初语文讲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总体分析:本次零模考试五道积累与运用题,题型依旧常规,分别为词义辨析题,排序题,病句题,文化常识题和交际用语辨析题。参考2017年和2018年江苏高考,已经连续两年没有考到病句题,今年病句题开始重新在零模卷中出现,这需要考生们多加注意,此类题难度中等偏上,病句类型较多,考生应该认真复习,全面备考,做到有备无患。古诗词鉴赏选用唐诗,题材为送别诗,这与2018年江苏高考选用一致,两题考查诗歌的构思脉络和思想情感,题型常规,重在深度理解。古诗文默写也是根据高考命题形式出题,六句课内,两句课外,且这次默写并不难,考生需要注意其中的一些易错字。文言文阅读

2、共四题,第6题依旧为实词的考查,形式为选择题,不难。第7题考查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的考查是重难点,考生们务必不要忽视文言虚词,做好归类积累。除此之外,也要注意2018年高考中第7题考查了对原文的理解,考生在平日复习时做好全面准备,对文本依旧要整体把握。翻译题本次零模答题时要多多注意具体语境和省略的部分。本篇文言文为人物事迹,虽然文本理解难度不是很大,但也足以让我们意识到在备考时要“运用脑髓,放开眼光”,不要被传统题型束缚住,以免复习不全面。文学类文本部分依旧考查的是小说,江苏高考已经连续三年考查小说,本次零模也不例外。四道题分别是信息筛选概

3、括题,人物形象概括题,语段作用题和全文意蕴题。较2018年江苏高考,题型还是非常类似的。这几题知识点较为明确,难度中等,且本篇选自外国小说,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其中16题较难,需要学生对文本有深入透彻的理解。考生在备考时要也要多关注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并对此多进行思考,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论述类文本考查了三类必考题型,分别是论述思路题,概括题和含义题,题型常规,难度中等。文本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但是答案从文中提取概括即可。其中,含义题对理解能力要求较高,考生务必要从全文出发,分点作答,细致到位,不可以偏概全。本次零模考试作文依旧是材料作

4、文,但与近几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有所不同。近三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16年“有话/无话”、17年“车”、18年“语言”。近几年的江苏高考作文与模拟题作文都是材料作文,需要考生在备考的时候,熟悉掌握各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关键。比如哲理类材料作文,观点对立型材料作文、话题类材料作文等。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希望众考生充分准备,决胜高考!选择题1:【解析】添砖加瓦:原来指建房屋时给不断地添砖块加瓦片。后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添枝加叶: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这里第一空前文提到“误解”,根据语境应该填具有

5、“夸大,渲染”之义的“添枝加叶”。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活灵活现:意思是形容神情逼真,使人看到感觉好像真的一样。第二空前有“说得”,“活灵活现”是指人说话表现的十分逼真。一挥而就:意思是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最后一空应有大作写成之义,较好区别。【点评】本题是高考常规考题,一般出现在第一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词义相近的词语和熟语的辨析,要注意语境。题2【解析】本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连贯入手,第一空前写到屋顶上盖了一层碧色的琉璃瓦,据选项看,第一空应该在②和③中

6、选择,②是写玻璃窗的色彩,且是绿色的,由此第一空不难选择。再看第二空,⑤紧跟②写到窗上的颜色,根据这两个序号的内容,本题可以选出正确答案。【点评】排序题是高考常见的考题,难度中等,多结合上下文,采用排除法。18年高考并未涉及,但是此类题目难度不浅,希望考生平日练习也不要忽视。题3【解析】A项中“主要成因”和“由于”都是表原因的,语义重复;C项中“纠正……是否到位的问题”应该是纠正不到位的问题,到位就不需要纠正了;D项中“引发了人们的从众心理”和“通过修图来获得……”的主语不一致。【点评】本题是病句题,难度中等,近两年的高考并未考查病句题,但是病

7、句题的语病形式较多,容易马虎,考生在备考时也不得忽视此类题,要全面备考,熟悉高考所有考点,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题4【解析】A项选自《端午日》,从“艾符”也能看出是端午的习俗。B项选自苏轼的《浣溪沙•端午》,其中缠彩线也是端午的民间习俗。C项中的“茱萸”我们比较熟悉,王维描写重阳节的诗句中“遍插茱萸少一人”流传千古,因此本句描写的是重阳节。D项选自《竞渡歌》,其中“鼓声劈浪”描写的是赛龙舟的情景,这句也是写端午节的习俗。【点评】本题难度中等,需要同学们有较高的诗歌理解能力,并且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积累。22.李白《清平乐》(真伪存疑)23.柳永《清平

8、乐·繁华锦烂》24.朱淑真《清平乐·恼烟撩露》题5【解析】A项中、伉俪是对别的夫妻的称呼。把对方及其配偶尊称为“贤伉俪”。用在此语境中并无问题。B项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