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课件.ppt

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课件.ppt

ID:57412297

大小:625.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8-18

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课件.ppt_第1页
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课件.ppt_第2页
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课件.ppt_第3页
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课件.ppt_第4页
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 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李建茹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1应用概况回弹仪最早由瑞士人施米特(E.Schmidt)于1948年发明。后由苏黎世材料试验室发表了研究报告,此后便开始应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应用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虽然其间无损检测混凝土强度不断有新的方法出现,但由于回弹仪构造简单、操作方法简便、测试值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强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测试费用低廉等特点,至今它仍然未失去现场应用的优越性,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混凝土无损检测的基本方法之一。许多国家或协会都制定了回弹法的应用技术标准。我国自5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回弹仪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19

2、63年建设部建研院结构所先后召开和出版了“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和构件试验方法技术交流会”和《混凝土强度的回弹仪检测技术》一书,促进了回弹法测定混凝土强度的推广和应用。1978年国家建委将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列入建筑科学发展计划,组建了以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为组长单位的全国性的协作研究组,开始对回弹法仪器的性能、测试技术、数据处理及强度推算方法等进行系统研究并于85年颁布了JGJ23-8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之后又于1992年、2001年先后2次修订为JGJ/T23-92、JGJ/T23-2001标准。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是全国协作研究组成员单位之一。在参与国家项目研究

3、和规程的编制中于1975年开始,同时开始了重庆地区混凝土强度的回弹法检测研究和应用并于84年12月完成《重庆市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的编制并经重庆市建委批准颁布执行(编号为DBJ20Y13-84)。2006年12月又完成对该规程的修编并批准于2007年3月执行(编号DBJ5-057-2006)。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方法现已广泛用于建设工程中,成为控制、评定混凝土强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回弹仪是由一个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撞击弹击杆,将力传于混凝土表面,使重锤反弹。把重锤反弹的距离以回弹值表示,作为与混凝土强度相关的指标(即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由于测量

4、是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所以应属于一种表面硬度法。当重锤被拉伸到冲击前的起始状态时,若重锤的质量一定,则这时重锤所具有的势能e为:(2.1)式中Es—拉力弹簧的刚度系数;l—拉力弹簧的起始拉伸长度。2回弹仪测强的基本原理当混凝土受重锤冲击后,产生瞬时弹性变形,其恢复力使重锤被反弹,反弹的距离若为x,此时具有的势能为:(2.2)式中x—重锤反弹位置时弹簧的的拉伸长度。重锤弹击后,所消耗的能量为:(2.3)将(2.1)、(2.2)式代入(2.3)式得:(2.4)令,因为l为定值,所以R与x成正比。将R代入(2.4)式,得,称R为回弹值,回弹值R反映了重锤冲击过程中能量的损失。3回弹仪3.1回弹仪的类

5、型目前我国生产的回弹仪按冲击动能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按示值显示方式分为指针式和数显式。普通混凝土强度检测通常使用冲击动能为2.207J的中型指针式回弹仪。重庆地区现一般使用天津建筑仪器厂生产的HT225型或山东乐陵市回弹仪厂生产的ZCA-3型回弹仪。随着高强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现已研制并生产出多种用于检测C60~C80等级的高强混凝土回弹仪。回弹仪内部构造及外形见下图。冲击动能为2.207J指针式混凝土回弹仪冲击动能为2.207J数字式混凝土回弹仪检测高强混凝土强度的重型的回弹仪,现已开发定型的有由中国建研院结构所研制的GHT450型(标准冲击动能为4.5J)、由山东乐陵市回弹仪厂生产的

6、ZC1型(标准冲击动能为5.5J)和天津建筑仪器厂生产的HT1000型(标准冲击动能为9.5J)。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建立了高强混凝土回弹法测强曲线,并颁布或即将颁布相关检测技术规程,如中国建研院结构所的Q/JY17-2000《回弹法检测高强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陕西省建研院即将修编完成的JGJ/T23-20××《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中国建研院的JGJ/T《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重庆市建科院目前在已取得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研究和试验的成果基础上,已开始编制重庆地区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3.2影响回弹仪性能的主要因素1)机芯主要零件的装配尺寸2)零件的质量3)机芯装配

7、质量弹击拉簧的工作长度弹击锤的冲击长度弹击锤的起跳位置拉簧的刚度弹击杆前端曲率半径和后端的冲击面指针长度和摩擦力影响起跳位置的有关零件3.3回弹仪的操作、保养及校验1)回弹仪使用要求及检测技术见DBJ50-057-2006规程第3章、第4章2)保养及时清除伸出仪器外壳的弹击杆、刻度尺表面及外壳上的污垢和尘土;测试次数较多,对测试值有怀疑时,应将仪器拆卸,并用清洗剂清洗机芯的主要零件及冲击锤内孔。3)校验仪器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