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混凝、气浮实验指导书

动态混凝、气浮实验指导书

ID:10020249

大小:16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21

动态混凝、气浮实验指导书_第1页
动态混凝、气浮实验指导书_第2页
动态混凝、气浮实验指导书_第3页
动态混凝、气浮实验指导书_第4页
动态混凝、气浮实验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态混凝、气浮实验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四动态混凝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模型的模拟试验,进一步了解动态混凝装置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掌握动态混凝装置的运行操作方法。(3)了解动态混凝装置运行的影响因素。二、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图:pH调解液箱混凝液箱↓↓计量泵计量泵↓↓原水→中和池→絮凝反应池→斜板沉淀池→后水箱→出水中和池的作用主要是调节水中的pH值,使之在絮凝时达到最佳混凝状态。絮凝反应池的作用是通过添加混凝剂及助凝剂是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相互接触,长大至能自然沉淀的程度。斜板沉淀池是由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一般60’左右)的众多斜板放置于沉淀池中构成的,其中的水流方向从下向上流动或从上向下或水平

2、方向流动,颗粒则沉淀于斜板底部,当颗粒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便自动滑下。斜板沉淀池在不改变有效容积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沉淀面积,提高颗粒的去除效率,将板与水平面搁置到一定角度放置有利于排泥,因而斜板沉淀池在生产实践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按照斜板沉淀池中的水流方向,斜板沉淀池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异向流斜板沉淀池水流方向与污泥沉降方向不同,水流向上流动,污泥向下滑,异向流斜板沉淀池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2.同向流斜板沉淀池水流方向与污泥沉降方向相同,与异向流相比,同向流斜板沉淀池由于水流方向与沉降方向相同,因而有利于污泥的下滑,但其结构较复杂,应用不多。3.横向流斜板沉淀池斜

3、板沉淀池在长度方向布置其斜板,水流沿池长方向横向流过,沉淀物沿斜板滑落,其沉淀过程与平流式沉淀池类似。4.双向流斜板沉淀池在沉淀池中,既有同向流斜板又有异向流斜板组合而成的斜板沉淀池。斜板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见图1。斜板沉淀池一般由清水区(集水分流)、斜板区、配水区、积沉区几个部分组成,在工艺方面有以下特征:①沉淀效率离;②停留时间短;③占地面积省;④建设费用较高。本实验采用了异向流斜板沉淀模型装置。实验在进行时,首先开启水泵,原水先流入中和池,在搅拌的同时用计量泵向里面加入相应的酸或碱进行中和;之后进入絮凝池,在搅拌的同时用计量泵向里面加入相应的混凝剂进行絮凝反应

4、;最后进入斜板沉淀池底部中间的穿孔配水管,然后上向流穿过一组斜板到达沉淀池上部的清水区,污泥在斜板上沉积,最后滑下池底,由穿孔排泥管定期排放,而清水则在沉淀池顶部的穿孔集水槽汇集,然后由出水管输出。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动态混凝装置模型;(2)水泵(3台);(3)浊度计(1台);(4)酸度计(1台);(5)计量泵(2台);(6)温度计(1支);(7)烧杯(200m13—5支)。四、实验用试剂混凝剂:聚合氯化铝五、实验操作步骤:1、用清水注满沉淀池,检查是否漏水,水泵与阀门等是否正常完好。2、配制水样(浊度:60F.T.U),开V1,按进水电磁阀、打开水箱搅拌机。3、

5、按顺序配制水样浊度,选定最佳混凝剂及其最佳加药量和最佳PH值。计算出用最佳投药量及最佳pH值混凝所需的加药量,调节好计量泵。4、一切正常后,测量原水的PH、温度、浊度,并记录表1中。5、水样的中和及絮凝开V6、V7,启动泵1、中和搅拌机、PH调节箱的计量泵,调节水样PH。待中和池中的水充至3/4时,开V8、V9,启动泵2、絮凝池搅拌机、混凝液箱的计量泵。6、斜板过滤待混凝搅拌池水充至3/4时,开V15。水经处理后流入后水箱,后水箱满后打开V5,使水自然排出。7、清浊排污开V1、V6、V7、V8、V9、V14、V11、V15,按顺序启动泵1、泵2、泵3,使所有水箱和池底

6、都充满水。之后关闭V1、V6、V7、V8、V9、V14、V11、V15及泵。开V12、V13、V14、V10、V4、V5注意事项:1、泵1、泵2、泵3的流量要一致!(80L/h)2、泵流量:最大(70ml/min)六、实验数据及结果整理1、根据测得的进出水浊度计算去除率。2、将实验中测得的各个技术指标填人表1中。七、思考题:1.斜板沉淀池与其他沉淀池相比较有什么样的优点?2.该实验模型只起到模拟的作用,如果改进此模型使之有很好的实验效果,你认为该采取哪些措施?.实验十三加压溶气气浮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气浮的原理及影响因素。(2)通过实验模型的运行,掌握回

7、流式加压溶气气浮装置的工艺流程。二、实验原理气浮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一种技术。它是指人为采取某种方式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使气泡与水中一些杂质物质微粒相吸附形成相对密度比水轻的气浮体,气浮体在水浮力的作用下,上浮到水面而形成浮渣,进而达到杂质与水分离的目的。气浮法处理工艺的建立主要根据水中杂质颗拉的性质,经过研究发现,水中的杂质有些是亲水性的(极性的),而有一些是疏水性的(非极性的)。亲水性的杂质不易被气泡吸附,即使能够吸附形成气浮体也不牢固;而疏水性的杂质易于被气泡所吸附,形成牢固而稳定的气粒气浮体。由物理化学知识我们知道,液、气、粒构成的三相混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