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协商民主形式提升决策科学水平

创新协商民主形式提升决策科学水平

ID:10065185

大小: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23

创新协商民主形式提升决策科学水平_第1页
创新协商民主形式提升决策科学水平_第2页
创新协商民主形式提升决策科学水平_第3页
创新协商民主形式提升决策科学水平_第4页
创新协商民主形式提升决策科学水平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协商民主形式提升决策科学水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新协商民主形式提升决策科学水平摘要:没有反对的意见,就没有好的决策。在县级政协创建体制内“专职”从事对地方重大决策议案提“反对意见”的专家智囊团队,符合“人民政协章程”有关规定和民主精神,是创新协商民主形式,提升决策科学水平的需要。关键词:“红队”;协商民主;基层政协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017-02一直以来,我国基层政协在协助地方党委政府提升决策科学水平方面,都发挥了较好作用,但离人民期待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协商民主水平、汲取民智和体现民意水平都还有待提高,因此还须大胆创新协商民主形式。

2、一、创建基层政协“红队”的内涵政协章程规定政协可组织委员通过建议案、提案和其他形式向政府提出建议和批评。“红队”应属“其他形式”。(一)“红队”的理论来源9“红队”决策机制基本上属“舶来品”。其理论来源:一是受启发于古希腊罗马原始民主形式。如古希腊雅典的“公民大会”规定:凡20岁以上男性公民都有权在公民大会上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辩论,以共商城邦大事[1]。二是来源于电影《僵尸世界大战》。片中描述: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没能抵御住僵尸的进攻而唯独以色列得以幸存,因为以色列事前经过激烈辩论、做出正确决策后采取了有效措施――沿着整个国境线构筑了一座巨大高墙[2]。三

3、是直接脱胎于1973年以色列情报制度改革。以国防部鉴于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经验,决定成立一个名为RedTeam(红色团队)的机构。该机构唯一职责就是千方百计对官方情报机构做出的普遍假设“说不”即不论已有多少人认为万无一失的结论,他们都必须提出“异议”,找到别人都错了的特例,并提供给军方进行评测[3],以确保决策正确。(二)“红队”的内涵实质9所谓“红队”,是指由官方成立、专为官方“挑错”从而为官方正确决策服务的智囊团队。可见“红队”有四个特征:一是官方性。“红队”是官方为了一定目的而成立的,因此官方必然要尽量为其创造条件,以使其成员和整个团队能尽其所能

4、地履行好职责。二是异议性。“红队”唯一职责或曰“天职”,就是对官方决策议案提“反对意见”,提出有理有据的“反驳”。三是服务性。“红队”尽职尽责,目的是使官方尽量减少决策失误,故“反驳”得越厉害――越有理有据,逻辑严密,无可辩驳,就越是为政府决策服务得好;反之,若“反驳”得有气无力、欲言又止,则是服务欠佳。四是智囊性。“红队”成员除了需要具备“德”(主要表现为愿为国家百姓服务)外,还必须是各方面的“专才”甚至“通才”,且具有超强的综合思维能力。(三)基层政协“红队”的内涵特征所谓基层政协“红队”,是指县(区)级政协组织为提升协商民主水平、帮助地方党委政府提升

5、决策科学水平而牵头组建的、由本辖区内贤能之士组成的智囊团队。可见基层政协“红队”的特征:一是辖区性。牵头组织者为本辖区政协组织,成员为本辖区贤能之士(以政协委员为主体)。二是超脱性。非官非民,亦官亦民,比较超脱,是人民政协重要特点,也是基层政协“红队”重要特点。因为“红队”成员多来自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或退居二线官员,是各行业精英。这种身份,使他们参政议政、发表意见时,少了几分官场计算,多了几分率直与真诚。三是目的性。基层政协组建“红队”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提升协商民主水平”,从而“帮助地方党委政府提升决策科学水平”。四是智囊性。“红队”必须是公认的“

6、精英”,即必须是公认的贤能之士。二、创建基层政协“红队”的意义(一)克服“三大尴尬”的需要9一些地方的党委政府决策长期遭遇“无反对者”的“尴尬”:一是在决策圈内即在党委常委会上或在常委会加政府正副首长的党政联席会上,凡一把手(主要是书记、有时是政府首长)定了“调”的议案,一般就再无“杂音”――有的“一把手”就公开说“不希望听到杂音”,造成名曰“集体决策”而实为“个人说了算”。二是一些地方的“三会”(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往往开成“唱赞歌会”。“委员”、“代表”们对党委政府的“报告”几乎从无反对意见,所谓协商、讨论往往是程式化地“唱赞歌”而已。三是因“体制

7、设计缺陷”,造成对地方党委政府决策难以实现“同步监督”,如纪检监察部门对同级党委政府决策的监督即是。要克服上述“尴尬”,在基层政协设置制度规定的“必须反对者”,在当前我国现实的政治生态下仍是一个较恰当选择。(二)借鉴历史经验的需要“红队”决策机制虽系“舶来品”,但我国古代其实也存在类似制度。我国古代制度设置的“言官”,就是体制内的“专职反对者”。该制度在我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一直是一项重要监督制度和治国举措,从总体上看较好地发挥了矫正、补救帝王和官员决策错误的功能。《战国策》载:齐威王为奖励进谏,公开宣布“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8、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4]中共党史正反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