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ID:10113393

大小:3.82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8-06-10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 百家争鸣一、课标要求1、基本要求: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传承对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2、发展要求: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二、会考知识梳理(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ab)儒家:①孔子(儒家创始人)领域核心思想学说政治思想“”和“”思想,注重政治和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思想全面发展、注重复习与反省

2、、实事求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文化贡献创办;整理文化典籍(五经)。②孟子:“亚圣”,政治:学说(思想核心),民贵君轻③荀子:天人关系:“”、“制天命而用之”(尊天道、重民本);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主张重礼)。道家:①老子(李耳)哲学:“”是万物的本源,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朴素辩证法);政治:主张“顺应自然”、“而治”、建立“”社会②庄子:“”乃世界最高原则、“齐物”、“逍遥”。《庄子》文章特点:想像丰富,善于用讲道理,浪漫主义墨家:墨子:“兼相爱、”、“”、“尚贤”、“尚同”“节葬”、节俭等;法家

3、:奖励耕战,实施。韩非:主张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变法不法古(“事异则备变”)、遵循客观规律办事。(2)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ab)孔子了儒家学派,孟子了孔子的学说,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三、基础训练和能力提升1、春秋时期,提出“仁”与“义”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庄子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这一主张的思想家老子是下列那个学派的代表人物()A

4、.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3、主张“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A.墨子B.孔子C.老子D.孟子554、某中学历史探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

5、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5、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他为“亚圣”。下列儒家思想观点中,属于孟子提出的闪耀着“民本”思想光芒的是()A.“天行有常”B.“有教无类”C.“独尊儒术”D.“民贵君轻”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应该参

6、阅A.《论语》B.《庄子》C.《法经》D.《道德经》7、下列人物,为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的是()A.孔子B.墨子C.韩非子D.庄子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

7、不用于今。故曰世异而事异。”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2)根据相关观点,分别指出上述四则材料所代表的学派。(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思想哪个对当时影响最大?哪个对后世影响最大?第二课儒学的兴起55一、课标要求基本要求: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理解其目的和影响。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加深对国家统一观念的认同。二、会考知识梳理(1)罢黜百家,倡导儒学(bb)背景:“”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8、提出了“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大一统思想。经过:汉武帝起贤良文学;董仲舒的文化体制改革(核心:确立儒学独尊地位)。影响:①结束各派学术思想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②儒学地位提高的同时,也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③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大一统。(2)太学的出现(aa)时间:汉武帝时。意义:儒学教育的标志;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