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ID:10120434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1

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_第1页
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_第2页
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_第3页
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章要讲的主要问题有三,1、哲学的一般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特征。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和学习她的重大意义。了解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有入门和基础的意义。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何为哲学?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认识论的事实告诉人们,从多角度去理解一个事物和问题,人们的理解就越全面、越深刻。(阐述)1、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和有智慧的学问。这是从哲学一词的词义和词源的角度来理解哲学。A、从哲和哲学两词的广泛使用看,古今中外,人们,尤其是思想家,都把哲学理解为是一门

2、使人聪明和有智慧的学问。作为一门学问的哲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由phileo和sophia构成,汉语译成“爱智、智慧之友”。英语为philosophia。哲学早就有了,阶级社会就产生了,称之为哲学则是在清末。只不过是相当长时期内并未规范地称为哲学,正如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研究的是药物学,当时并未称为药物学一样。汉语中哲和学两字联用作为一门学问的词,也是在清末,但是哲字早就有了。解释为聪明、智慧、贤明、通晓事理的意思。古书《尔雅》说,哲,智也。以哲和其它的字组成的词有;圣哲,先哲,哲人,哲理,哲言等。《诗经,大雅》中有这样一句话,哲夫成城,哲妇傾城。《史记,孔子世

3、家》记述孔子去世,哲人萎也。评价为哲人,赞扬孔子是一个大智大慧的思想家。直到现在,还有哲理哲言等广泛用语。马克思把哲学称之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说它是一个时代优秀思想文化和先进思维方式的结晶。B、从历史事实看,当形势尤为复杂,要完成的任务尤其艰巨,人们极其需要深刻认识面临的现实重大问题时,就迫近需要研究和学习哲学,因为哲学能更好的达到这样的目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就是光辉的范例。C、哲学通过教人深入、全面的思考问题,练就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这一点,本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还要讲,这里只略讲。中文中,行成于思毁于随,三思二后行,李敏,李纳,敏于思而纳于行

4、,三大战进行时毛泽东几天几夜的思考,树上八只鸟,开一枪打死了一只。无声枪还是有声枪?傻瓜,胆大的,聋子,不怕死的及交叉。2、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这是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的角度来规定和理解哲学的。这一表达的多样性及其实质。从语法结构看,A、世界观的含义B、理论化系统化的含义,即,理论形态是什么意思。C、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表现在;哲学是上生到理论高度的世界观,普通人的世界观是朴素,零散,有时甚至是矛盾的,不能称之为哲学;世界观人皆有之,但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其联系表现在;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正是哲学所研究的问题。D、阶级社会中,哲学和

5、世界观都有阶级性。E、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是从哲学与其它知识及具体科学的关系的角度来规定和理解哲学的。A、本关系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其区别表现在;研究的对象,知识成果的适用范围和运用方式,知识层次,与实践联系的直间接程度等方面不同。其联系表现在;是指导和基础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哲学是关于世界一般规律的学问这是从哲学的研究对象的角度来规定和理解哲学的。一般规律的含义,一般规律不是一切规律。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和作用2、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成为哲

6、学基本问题的依据3、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两方面的关系;相互区别,紧密联系。第一方面是第二方面的前提与出发点,第二方面依赖于第一方面,渗透着第一方面。4、哲学只有两派,两大阵营,两条路线,二元论本质上是唯心主义。哲学发展史证明5、哲学两派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三、哲学形态的历史发展1、世界三大哲学传统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A、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代表性哲学家、基本观点、代表性哲学家B、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代表性哲学家、代表性命题3、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理论成就和缺陷;代表性哲学家;代表性命题。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7、、理论成就和缺陷;代表性哲学家;代表性命题。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的同时,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成熟的历史条件2、坚实的阶级基础3、必要的科学前提4、丰富的理论来源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第一次全面地、科学地理解和论证了实践在人类认识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与重大作用,以实践原则为建构哲学的基本原则和贯穿哲学理论内容的中心线索。这就在理论的最主要特征上保证了马克思

8、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使它完成了哲学史上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