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改进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改进

ID:10129200

大小:47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1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改进_第1页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改进_第2页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改进_第3页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改进_第4页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改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改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改进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松溪第一中学黄奎声“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但在对福建各地区共68所不同类别中学的初步调查后发现:只有不足20%的中学开展该实验的教学,这违背了“倡导探究性学习”这一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究其根本原因与本实验的实施难度系数较大不无关系,如人教版教材的参考资料指出“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h”,如此长的实验时间严重影响了该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基于以上事实,通过对该实验的研究,本人在实验材料、仪器、操作步骤、无关变量

2、控制等方面进行以下改进,在一节课时内能完成该实验。一、关于酵母菌使用的改进1.酵母菌用量的改进关于酵母菌的用量,教材的建议是“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分成两等份,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照此操作,至少需要大约50min才可以完成对二氧化碳产生的相关检测,酒精的检测则需要8-10h。实验等待时间过于漫长,这正是很多中学不愿意开展该实验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对酵母菌的用量进行改进,以缩短实验所需时间。经实验研究发现,往500ml的锥形瓶中加入5g的“安琪牌高活性干酵母”,再注入35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

3、萄糖溶液,在35℃环境中培养,只需35min便可完成对二氧化碳的检测。基于以上事实,对酵母菌的用量作如下改进:取10g安琪牌高活性干酵母,分成两等份,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2.干酵母的活化处理“安琪牌高活性干酵母”未经活化处理而直接放入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实验,至少耗时35min以上,如果预先经过10-15min活化处理,实验所需时间可缩短至15min之内。因此,建议在实验开始前对干酵母进行活化处理,以缩短实验所需时间。酵母菌活化处理的方法是,6称取10g干酵母,放入盛有400ml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500ml)中,35℃环

4、境中通气培养10-15min即可。二、关于实验设计的改进图1是人教版教材本实验的设计图,该设计有若干不足之处,本人进行了下列改进。图1教材实验设计图1.用养鱼气泵给有氧组通气教材中指出:可以用橡皮球给有氧呼吸实验组供氧气。但实践证明:用橡皮球供气的方式不符合实际。因为该实验的时间相对比较长,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娴熟的操作技巧,如果通气时间不够或者通气量不足,会导致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也有酒精产生的现象,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不建议用橡皮球作为通气的工具。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采取如图2所示的用养鱼气泵通气的方式,可以确保氧气供应,降低实验操作难度,提高实验成功率,而且价格方面也不会很高,

5、建议在中学实验中予以采用。图2放置期间的实验设计图2.用清水进行B瓶封口处理6实验开始时,需要对无氧组的B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目的是消耗瓶中的氧气,创造无氧的环境,然而教材和教参中并没给出具体的封口处理方法。经实验研究发现,采取图2所示的将出气管口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的封口处理方法,既简捷又容易操作,可在中学实验中采用。封口培养期间注意观察无氧组气泡产生的情况,一般经过5min封口处理后,便可观察到管口有均匀气泡冒出,有均匀气泡冒出说明B瓶中氧气已经消耗完,酵母菌开始进行无氧呼吸,此时可连通澄清石灰水,检测二氧化碳产生的情况。3.给无氧实验组增设对照组学

6、生参照原设计图(图1)进行实验,通过比较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得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二氧化碳较少的结论。该结论有不严谨之处,因为无氧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是由于B瓶残留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导致的。为了使结论更严谨,对原设计做如图3所示的改进,给无氧组增设一对照组(丙组)。做法是:丙组的B’瓶中不加入活化酵母菌液,只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其他条件与B瓶相同。通过比较澄清石灰水的浑浊度,D瓶>D’瓶,D’’瓶不浑浊,得出酵母菌无氧条件下产生二氧化碳较少的结论。图3增设对照组后的实验设计图4.增设导气管由于实验时间比较长,C瓶中1

7、0%NaOH可能无法彻底吸收泵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这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有研究指出,为了排除相关影响,可以在C、A瓶之间增设一瓶NaOH溶液,确保泵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彻底吸收。除此方法外,还可采取如图4所示的改进方法,即在C、D’、D’’瓶之间增设一根导气管,如此,泵入的空气不但可以通过D瓶,6而且还可以通过D’D’’瓶,使无关变量保持一致,从而排除泵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设计更加科学严谨。图4增设导管的实验设计图三、实验操作步骤1.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