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

ID:10150250

大小:212.3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_第1页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_第2页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_第3页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_第4页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四遗传、变异和进化结论性语句背诵篇。。。早上背一背,很有必要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2.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离心时进入上清液中的是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如末感染的噬菌体,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感染后释放出来的噬菌体;沉淀物中则是被噬菌体感染的细菌。4.在肺炎双球

2、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死亡小鼠体内既有活的R型细菌,又有活的S型细菌。原因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的转化因子促使活的R型细菌转变成活的S型细菌。这种转化属于基因重组。5.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6.在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对某种特定的DNA分子来说,它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却是特定的,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7.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

3、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8.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上也有基因存在)。9.密码子是指信使RNA上的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信使RNA上密码子有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有61种,3种是终止密码子。10.生物个体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是: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不仅要受到内在基因的控制,也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

4、境相互作用的结果。11.在杂种体内,等位基因虽然共同存在于一个细胞中,但是它们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的分离规律。12.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一般表现为代代遗传。13.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现病症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禁止近亲结婚。1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5、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同源染色体

5、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16、基因重组的来源包括:①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②基因的交叉和互换③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17.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性性状——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隐性性状——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性状分离——杂种后代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18.等位基因、纯合体、杂合体、基因型、表现型的概念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纯合体——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杂合体——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

6、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19.分离规律的解释A、在F1(Dd)的体细胞中,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D和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F1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和d彼此分离,各进入一个配子。C、F1形成含有基因D和含有基因d两种类型比值相等的雌、雄配子。D、两种类型的雌配子与两种类型的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F2出现DD、Dd、dd三种基因型,比值为1∶2∶1,出现高茎和矮茎两种表现型,比值为3∶1。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1)常染色体隐性。如白化病。特点是:①隔代

7、发病②患者男性、女性相等(2)常染色体显性。如多指症。特点是:①代代发病②患者男性、女性相等(3)X染色体隐性。如色盲、血友病。特点是:①隔代发病②患者男性多于女性(4)X染色体显性。如佝偻病。特点是:①代代发病②患者女性多于男性(5)Y染色体遗传病。如外耳道多毛症。特点是:全部男性患病2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等变化。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根本的来源。基因通过突变成为它的等位基因,可能产生出一种新的表现型差异,增加了基因存在方式的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22、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8、重新组合的过程。基因重组既是生物进化的源泉,也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