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模拟检测试题4

高考历史模拟检测试题4

ID:10150555

大小:14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历史模拟检测试题4_第1页
高考历史模拟检测试题4_第2页
高考历史模拟检测试题4_第3页
高考历史模拟检测试题4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模拟检测试题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四)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古人期待“天下士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着皆欲立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的境界。则需A.实行“无为”而治B.采取远交近攻策略C.知人善任D.实行仁政3.一位历史研究者想要编写《唐朝:大放异

2、彩的艺术》一书,他需要查阅读相关的史料有A.《女史箴图》《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B.《妇女凤鸟图》《兰亭序》《洛神赋图》C.《御龙图》《大风歌》《自叙贴》D.《萧翼赚兰亭图》《颜氏家庙碑》《秦王破阵乐》4.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完成了对儒家经典《诗》、《书》、《周礼》三书的重新训释,命名为《三经新义》,并作为太学的主要教科书。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为变法培养、选拔人才与制造舆论 B.发展儒学理论,弘扬儒家思想 C.改革科举制度与整顿太学 D.为宋神宗治国提供理论参考5.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

3、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州当时该地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6.1858年,上海取代广州成为了我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其原因是()①太平天国运动切断了广州通往内地的商路②《天津条约》的签定③洋务运动的大型企业在沪建立④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的失败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④7.“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期应是

4、A.1912—19B.19926年C.1927—1936年D.1937—1945年8.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①虎门销烟②签订《南京条约》③签订《马关条约》④香港回归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文革”期间,邓小平被下放到南昌市郊的一个拖拉机厂接受劳动改造。在白天上班与饭后散步的过程中,走出了两条小路,后被称为“邓小平小道”。在这两条“小道”上,邓小平既思索着中国的过去,也思索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路在何方?后来,他采取的为中国结

5、束过去,开创未来的具有决定意义措施是()A.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B.恢复高考制度C.经济体制改革D.创办经济特区10.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中,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实现了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的是(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11.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

6、整A.垄断组织的产生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C.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12.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A.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37.(32分)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准则和规范历经变化,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法律传统。到了近代,受西方的冲击和影响,近代法

7、律制度逐渐在中国形成。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1)上述材料反映了先秦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发生什么变化?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此持什么观点?(6分)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

8、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2)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6分)在清末新政全面开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挺上议事日程。193月,清延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粪,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