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导写-骏马与驴子

材料作文导写-骏马与驴子

ID:10167620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6-12

材料作文导写-骏马与驴子_第1页
材料作文导写-骏马与驴子_第2页
材料作文导写-骏马与驴子_第3页
材料作文导写-骏马与驴子_第4页
材料作文导写-骏马与驴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材料作文导写-骏马与驴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材料作文导写:骏马与驴子【模拟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一匹骏马走得有些疲惫,便找了个驿站休息。看到一头驴子,便搭讪说:“驴老弟,闲着哪!”驴子高高地昂起头,几乎是用鼻孔看着骏马。骏马很奇怪,就问:“驴老弟,你为何不睁开眼睛看我,而是费劲地用鼻孔看我呢?”驴子不满地说:“想当初,我家主人怕我拉磨的时候东张西望,就在我眼前绑了一个东西,让我只能看到脚下半米以内的地方。这么一来,我要想看什么东西就必须高高地抬起头!”骏马同情地说:“哎呀,真是难为你了。只能日复一日地看着脚下的泥土,错过了大好风景,真是驴

2、生之不幸呀!”驴子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不幸的?我并没有看到过风景,所以我心中也就没有风景。它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东西,我没有得到,又有什么可遗憾的?”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有何感想?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9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思路导航:这道文题以寓言故事为材料,其审题切入点有以下两点:1.抓住驴子在生活中总是高高地昂着头颅看别人,给人以傲慢、不屑的印象这一角度入手。探究其原因,不是驴子不想低下

3、头颅,表现和善,而是主人为了让它安心地工作,用布条绑住了驴子的眼睛,使得驴子改变了本性,失去了自我。生活中,和驴子一样的人有很多,那如何才能使人保持本心呢?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挑战权威,不失去本色。据此分析可以立意为:“向权威说‘不’”“条条框框是摧残人才的祸首”“‘容颜’失去,我心依旧”等。2.抓住驴子看似不幸却从未颓废这一角度入手。驴子虽然如骏马所说“只能日复一日地看着脚下的泥土,错过了大好的风景”,但它却认为自己没看到过风景,所以心中就没有风景,于是也就不感到遗憾。实际上这告诉我们:不要为得不到的东西而遗憾,而要珍

4、惜所拥有的一切。据此分析可以立意为:“切勿企盼浮华的风景”“珍惜拥有的‘风景’”“自然最好”“刻意追求的落寞”等。【佳作展示一】褪去浮华自然最美朱青华9嘈杂的管弦奏鸣中,你是否还记得远处传来的那一缕菊的清香?奢靡的灯红酒绿间,你是否能忆起响彻云霄的那一声长啸?纷扰的乱世尘埃里,你是否拥有只属于自己的那一片乐土?褪去浮华的外衣,一切也只不过是浮尘罢了,与其刻意追求虚无的风景,不如留给自己一个企盼,停下匆匆的脚步,回归最初的本真,聆听自然与心灵深处的呼唤。那是个追名逐利的时代。高官厚禄如鬼魅一般腐蚀着人们的心灵,人人都渴

5、求拥有它。唯有他――陶渊明,辞官归隐,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成就了他的独一无二。曾经,一老农劝他出仕:“[纟][监]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他答曰:“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他的婉言拒绝,表达了他坚定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在他归隐后的人生中,如逢丰收,他便会欢吟“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他则安然“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直到长眠于南山下,他对自然的热爱也至死不渝。而今,再吟他脍炙人口的诗《饮酒》,那墨香与菊香越过千年萦绕在我身边。9那是个喧嚣浮躁的时代。

6、目睹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李白将自身遭遇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诗歌不是让人愁肠寸断地用来苦吟的东西,而是独属于多情之人的心灵的慰藉。再读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何其奔放!何其洒脱!何其风流!千年之后的我每每捧起那泛黄的书册,诵读李白的诗篇,如醉如痴,似梦似醒。而今,在这个管弦呕哑、灯红酒绿的时代,世人碌碌,步伐匆匆,少了份心灵的宁静,多了份世俗的浮躁。面对种

7、种诱惑,人们拼命地去追逐那浮华的风景。然而,当年老时,人们蓦然回首,才发现人生只是一场空而已。浮华褪尽的那一刻,你是否会顿悟:自然最美?回忆那抹幽幽菊香,回忆那缕缕清风,虽然历史上的明星已随风而逝,然而,那褪去浮华后的人生却美得让人心醉……[模][拟][评][分]内容:一篇好的作文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立意准确,高远,能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深度。本文作者在立意时紧紧扣住了材料“驴子看似不幸却并未颓废”这一角度,综合分析了驴子的心理,从“褪去浮华”“自然最美”两个方向加以写作,足见作者之用心。故本项评19分。9表达:本文用例典

8、型,论证有力。作者为了论证“褪去浮华,自然最美”这一中心论点,选用了极为常见的陶渊明、李白的事例进行论证。按常理,事例太过常见,会缺乏典型性。然而,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巧妙地选用了两位诗人不太常见的诗句和人生故事进行论证,读来不仅不乏味,反而颇具吸引力。故本项评18分。发展等级:本文文采飞扬,情感真挚。读这篇文章如读一篇优美的散文,有情感,有文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