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岭管线防护方案

桐岭管线防护方案

ID:10227632

大小:23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6-12

桐岭管线防护方案_第1页
桐岭管线防护方案_第2页
桐岭管线防护方案_第3页
桐岭管线防护方案_第4页
桐岭管线防护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桐岭管线防护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温州市域铁路S1线桐岭车辆段A标段夏季防暑降温施工方案编制:张翰池审核:石代成审定:李威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域铁路S1线桐岭车辆段A标项目经理部目录1.编制说明31.1编制依据31.2编制原则31.3适用范围42.工程概况42.1工程内容42.2管线数量53.施工总体安排53.1管线保护目标53.2管线保护责任制54.防护方案54.1通讯线路的防护54.2供水管道的防护55.应急预案75.1建立应急处理机制75.2应急处理程序86.安全质量保证措施96.1安全生产96.2现场安全生产具体要求96.3质量保证措施1

2、27.文明施工措施12桐岭车辆段管线防护方案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桐岭车辆段施工图》(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J1004-2008)(3)《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和《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10)(4)业主有关要求、规范及管理办法1.2编制原则(1)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施工准备完善、周全;过程控制科学严谨;技术准确、管理科学,确保既有高压线输电安全。(2)质量根本的原则严格遵守并执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

3、现。(3)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按照管理人员精干高效、技术人员业务精通、施工队伍经验丰富、施工设备先进合理、满足现场需求,确保工程顺利实施。(4)节约环保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相关环保规定。节约用地,科学文明施工,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1.3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本标段内既有管线的防护及加固措施。2.工程概况2.1工程内容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桐岭车辆段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范围内,途经潘桥镇陈岙村、溪下村,横跨两条排洪河道,若干既有混凝土村道,与福州路、宁波路平行。本线所经地区多为

4、农田,连通村庄之间的道路、宅基地、铁路用地及泄水沟渠。征用水田322.7亩、旱地41.2亩、宅基地15.2亩、河流道路19.2亩、取弃土用地58.6亩。桐岭车辆段起止里程为TLGDK0+000.00~TLGDK1+137,正线路基起止里程为DIK0+012.79~DIK0+804.59、DK0+600~DK0+960.23。铁路等级:Ⅰ级;正线数目:双线、四线;牵引种类:电力;设计时速:50km/h;正线线间距:正线最小线间距5.0~5.03m。2.2管线数量(1)通讯、信息线在货四路DK0+800处有地埋交通信号线,

5、路灯线,通信线,横穿线路。(2)供水管道TLGDK0+530改河2起点位置处有1道DN180cm铸铁管道,位于施工区间范围内,影响河道改移施工,需要改移。3.施工总体安排3.1管线保护目标工程施工过程中无既有管线责任事故。3.2管线保护责任制为了切实做好既有管线的保护工作,强化“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本工程实行地下管线保护责任制。4.防护方案4.1地下信息线路的防护货四路处通讯、信息线本部将积极与当地交通部门进行沟通,通过迁移、改线方式移除地下线路。4.2供水管道的防护TLGDK0+530改河2起点位置处有1道DN1

6、80cm铸铁管道,位于施工区间范围内,供水量大,影响范围广,发生事故后果严重。4.2.1施工准备(1)熟悉、审查图纸及相关文件,对供水管道暗埋位置进行精确放样。(2)动工前,各专业施工队负责人应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会,将各种杆管线的详细情况对施工班组人员、机械作业人员做详细说明,并针对杆管线的详细情况交底,施工工人、机械作业人员应服从工地管理人员的安排,有责任向有关人员详细了解施工范围内灯杆、电线杆及地下管线的情况。(3)项目部成立探沟开挖及管线保护施工队,配备破碎锤、挖机及铁锹等挖掘设备,开挖前在施工范围

7、内开挖探沟,以确定施工范围内的管线情况。4.2.2防护措施因整条管线贯穿施工范围,两侧主要为双向搅拌桩施工工艺,故可以不考虑挤土效应对供水管道的影响。(1)定位使用管道探测仪器对暗埋管道的精确定位。(2)隔离两侧避开1m,使用维护网进行维护,树立警示牌,禁止挖机、吊车等大型机械附近施工。(3)防护因施工需求,有大型机械需要通过暗埋管道上方,在管道上方浇筑15cm厚的钢筋混凝土路面,或者铺设2cm厚度的钢板,减小管道上方压力。(4)改移在新建管道未完工之前,采取避让防护措施。新建管道与既有道对接后,进行既有道的移除,本部

8、进行基础施工。5.应急预案5.1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在项目经理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部建立医疗救护小组,施工队建立抢险救灾小组。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的职责:若出现地质灾害的紧急情况时,组织有关人员察看现场,讨论应急方案,发布各项抢险应急指令。副组长经理部总工程师迅速将有关情况迅速上报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