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词两首》之《忆秦娥.娄山关》习题(含答案)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词两首》之《忆秦娥.娄山关》习题(含答案)

ID:10230786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6-12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词两首》之《忆秦娥.娄山关》习题(含答案)_第1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词两首》之《忆秦娥.娄山关》习题(含答案)_第2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词两首》之《忆秦娥.娄山关》习题(含答案)_第3页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词两首》之《忆秦娥.娄山关》习题(含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词两首》之《忆秦娥.娄山关》习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忆秦娥.娄山关》练习题一、基础训练1.给加点字注音。忆秦娥娄山关马蹄声碎喇叭声咽2.文学常识填空。课文题目中“忆秦娥”是词的(),它根词的()有关,“娄山关”是(),它根词的()有关。毛主席在长征途中还写下了《》《》这些诗词。3.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①残阳如血。()②顿失滔滔。()③看红装素裹。()④欲与天公试比高。()4.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A、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B、“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C、对科学问题上的是非之争,不应采取压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

2、的东西,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次有好结果。D、驾车经过此地时,他发现一边放着一个写满红字的牌子,看上去字迹不很清楚。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错误的是()A.“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6.根据对词的理解填空。第一部分写(),感情基调是()。第二部分写(),感情基调是()。()()()()()五个名词衬托出一种()的气氛。()和()从侧面烘托出红军行军的

3、紧迫和纪律的严明。词中“铁”字表现出雄关的()。“越”形象的表现了()。7..《忆秦娥•娄山关》中“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如何理解?二、课内阅读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8.上阙从哪些角度来写景?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9.“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忆秦娥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注释]

4、乐游原:又叫“乐游园”,在长安东南郊,是汉宣帝乐游苑的故址,地势高,可以远望,汉宣帝偕许皇后出游至此,迷恋于绚丽的风光,以至于“乐不思归”;唐代在此大兴土木,是登高览胜最佳景地。10.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11.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忆秦娥.娄山关》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基础训练1.答案:忆秦娥é娄山关lóu马蹄声碎tí喇叭声咽yè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2.答案:课文题目中“忆秦娥”是词的(词牌名),它根词的(格式)有关,“娄山关”是(题目),它根词的(内容)有关。毛主席在长征途中还写下了《七律.长征》《沁园春.雪》这些诗词。解析:此题考查文学

5、常识的运用。3.答案:比喻夸张拟人拟人解析:此题考查修辞方法的理解。4.答案:B解析:A“真知灼见”与“意见”语义重复。C去掉“一类的东西”。D“一边放着一个”有歧义。5.答案:D解析:D项很明显是一个设问句,先问后答,所以“哪一种办法省时间”后不应该运用逗号,而应该运用问号。6.答案:写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行军的情景、悲凉沉郁、写战斗结束后红军越过娄山关的情景、雄劲豪放、西风霜晨月雁、庄严肃穆、碎和咽、难以逾越、大踏步越过雄关解析: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7.娄山关地势很高,西风吹得猛烈,大雁在辽阔的天空中凄厉地叫着,寒霜满地,残月挂在天空。该句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那种紧张严肃的气氛生动地点

6、染了出来。解析:解答此题,要抓住词作的写作背景、时间来理解。二、课内阅读8.答案: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景。通过西风、长空、鸣雁、霜花、晨月、马蹄声、喇叭声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凄冷、悲壮的画面。解析:从长空和晨月看是视觉角度写景,雁叫、马蹄声、喇叭声音看是听觉写景。写景的作用是烘托气氛,渲染心情,一切景语皆情语。9.答案:尽管关隘如铁一样坚固,道路漫长而凄冷,但红军依然能够战胜这些困难,并且重新开始新的征程,表现了红军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豪情壮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解析:“铁”难以逾越、”越”大踏步越过雄关,在字里行间去体会人民的胜利信心,对敌人的鄙夷与蔑视。三、课外阅读10、答题要点:①伤别盼归

7、:静夜梦觉的寂寞怅惘,历岁经年了无音信,人未归的绝望。②家国之感或王朝兴衰(或历史更迭)的悲壮慨叹。解析:“咽”“梦断”“柳色”“伤别”可见伤别盼归。从“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可看出家国之感。11、答题要点:①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下阙气象陡换,情感跌宕,境界遂开。②上阕借“箫”“梦”“月”“柳”等意象营造幽怨凄婉的意境,表达了送别盼归的愁苦。③下阙则意境博大开阔,“古道”“汉陵”“西风残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