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费社会主体价值的异化与失落

关于消费社会主体价值的异化与失落

ID:10284197

大小:6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5

关于消费社会主体价值的异化与失落  _第1页
关于消费社会主体价值的异化与失落  _第2页
关于消费社会主体价值的异化与失落  _第3页
关于消费社会主体价值的异化与失落  _第4页
关于消费社会主体价值的异化与失落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消费社会主体价值的异化与失落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消费社会主体价值的异化与失落论文关键词:消费社会 消费 异化 广告  论文摘要:《微醺彩妆》承续了施叔青香港时期关怀社会人生的使命感和社会维度的建构,以批判的角度凸显了消费社会主体价值的失落与认同危机。本文结合文本与波德里亚消费社会的理论,力图多维度地探究文本中所折射出的消费社会主体价值的异化与失落。    1999年跨越千禧之际,施叔青推出了《微醺彩妆》。关于创作《微醺彩妆》的发想,是她于1994年回台湾时,欲写一本以台湾为题材的书,恰巧观察到当时台湾盛行红酒文化,让她产生“台湾的文化主体何在?”的疑问,便以风靡台岛的红酒热为背景进行创作。《微醺彩

2、妆》承续了施叔青香港时期关怀社会人生的使命感和社会维度的建构,以批判的角度凸显了消费社会主体价值的失落与认同危机。小说以财经报记者吕之翔在富商王宏文的一次品酒会上遭遇了红酒,并矢志学习红酒文化始,围绕着他失去与找寻嗅觉的过程,牵扯出消费社会交际网络下一群男女病态而无品的消费群像。    一、消费——符号的象征与社会关系的建构    波德里亚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那里获得了一种符号学的方法,认为附着各种社会文化意义的商品已不再是单纯的、具体的物品了,而成为表征某种意义和价值的符号,具有“所指”与“能指”的双重含义。既然物作为受某种规则

3、支配、表达某种意义的符号载体而出现,那么对它的消费就不单纯是一种物质性消费,而是一种符号消费,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或总体性的观念实践。这样的消费便大大超越了人与商品之间的关联,而进入到社会、历史、文化乃至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使得消费本身具有了符号性和象征性,从而也具有社会表现力,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消费。“消费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经济、社会、政治、心理和文化现象”。  波德里亚进而指出,消费实际上是在符号系统中发生的,人们只有通过消费才能进入该符号系统,被整合进社会,获取并确证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

4、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因此,符号消费使物给人贴上了一个标签,标示着消费者因各自的消费档次和品位而分属于不同的阶层和团体,以及他们社会价值实现的程度。  “告诉我你扔的是什么,我就会告诉你你是谁!”步入王宏文别墅那两扇由法国大师拉利克设计的水晶玻璃门,触目这一屋子华丽豪奢的摆设,在王宏文身上,消费无疑言说着个体,界定着他的社会地位、文化品位和人生价值,彰显著他的成功和富有。  这位素以品位和懂得享受闻名于台北社交圈的二世祖,“鱼子酱要配香槟才吃出味道”,“非十五

5、岁大、三百公斤的鲟鱼卵不值得入口”,抽雪茄要佐以一杯古巴特产的兰姆酒,“两种应该是截然不同的风味,交融在一起,却合奏出一曲嗅、味觉享受的交响曲”。王宏文的宴客排场集中了中、西美酒佳肴于一堂,更令吕之翔叹为观止。酒是78年产的勃第根极品红酒,罗曼尼——康帝,价值3万多元,当年的年产量才6535瓶。在这里,酒的使用价值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的牌子——身份、地位的象征。此外,品饮红酒之前,还要经过一系列特定的程序和仪式:醒酒、滤酒、试酒。  在王宏文眼里,品酒是一种艺术。他把这种“艺术”发挥到极至:远赴伦敦参加苏富比为安德鲁·韦伯爵士举行的名酒拍卖,拍得几箱

6、名牌香槟和一瓶1945年大樽装的慕桐·罗丝乔红酒。拍卖会结束后,他先到法国南部的普罗斯旺品尝新上市的松露,再飞抵波尔多五大酒庄之一——拉杜酒庄尝试新酒,并意欲收购酒庄全年所产的红酒……  参加了一群食不厌精的美食家席设世贸顶楼联谊社的雅集后,自以为颇懂得享受的吕之翔羞惭不已。王宏文那眯眼吸嗅、轻啜细品流连余韵的陶醉表情,成为吕之翔崇羡和模仿的对象,“散席后,他连夜到诚品书店的书架抽下《我的第一本葡萄酒书》、《葡萄酒事典》、《葡萄酒大全》……回去挑灯夜读”。自此,宏亚电子企业的继承人王宏文,替代了亚洲巨炮棒球全垒打吕明赐,成为吕之翔心目中的偶像。他脱下“除

7、了睡觉,从不离开他的脑袋”的球帽,开始效法能够把吊带裤、蝴蝶结搭配得如此合适、如此无懈可击的王宏文。  在消费社会中,消费已不是个体孤立的占有和需求的满足,而是一个系统,一种不由自主的互相牵连方式。吕之翔通过消费实践和消费模式中符号的使用,来建构他自我的社会群体认同。红酒对吕之翔而言,已不再仅仅是酒,而是确证了他在社会场域中所占据的阶层。吕之翔选择王宏文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作为模仿对象与消费的参照系,正映射了现代社会消费的本质在于它“只是模仿了社会本质——地位”,因而个性化消费事实上是范例消费。“无论怎么进行自我区分,实际上都是向某种范例趋同,都是通过对

8、某种抽象范例、某种时尚组合形象的参照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并因而放弃了那只会偶尔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