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重点学科特色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地方高校重点学科特色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ID:10366719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地方高校重点学科特色化建设的实践路径_第1页
地方高校重点学科特色化建设的实践路径_第2页
地方高校重点学科特色化建设的实践路径_第3页
地方高校重点学科特色化建设的实践路径_第4页
地方高校重点学科特色化建设的实践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高校重点学科特色化建设的实践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方高校重点学科特色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地方高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截至2012年5月22日,中国地方高校达2021所,占全国高校总数2132所的94.8%,与此同时,2011年地方高校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94.5%、95%、94%.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外开放度不断提升,面临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地方高校在扩大或保持人才培养规模的同时,更加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质量。  学科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一个兼具基础性、根本性的关键环节,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核心工程,是反映学校办学

2、水平和实力的重要标志。  地方高校大多是改革开放以后诞生的,与全国重点高校相比,建校历史较短,办学实力较差,学科建设也相对较弱。《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强调,支持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有序推进学科设置权下放.要适应国家转型升级的客观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发展大局,就亟需在整合优化地方高校重点学科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高水准、强竞争力的学科方向。  一、地方高校重点学科方向建设的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方高校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以重点学科为代表的学科建设成效明显,但也存在诸多不

3、足,尤其是重点学科方向设置与建设问题突出。  1.追着跑、赶不上  中国高校学科建设在国家恢复高考、积极发展大学教育、建设重点高校的背景下抓住了历史契机,国家教委于1987年和1988年在全国107所高等学校评选出416个重点学科点,之后依托大学建设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取得了更大发展,向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的战略目标更近一步。但是,我国在较长时间内都采取了倾斜性扶持全国重点高校、忽视地方院校建设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使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较之全国重点高校呈现出起步晚、基础弱、支撑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即使一些地方政府对本区域高校学科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也无法在短期内赶上

4、全国先进水平。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在评估结果前五位的学科中,超过75%的是国家重点学科,其中985工程高校占73%,211工程高校占84%.地方高校始终处于追着跑、赶不上的状态。  2.求大同、少特色  地方高校的重点学科方向建设往往以全国重点高校为参照,忽视地方院校与全国重点院校的定位差异,简单按照全国重点高校的思路来设置重点学科方向,大多集中在6-8个,导致一定程度上的雷同,缺乏自身特色。以农林经济管理一级科学和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为例,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前者主要集中于8个方向,即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生产与经营组织、农产品

5、市场与贸易、农村区域发展、涉农企业管理、农村财政金融、农业技术经济和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后者大多也集中在8个方向,即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产业发展与战略、产业结构与政策、产业规划与政策、反垄断与产业规制、市场组织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与贸易政策和产业投融资与产业成长。除少数高校外,大多没有形成更加符合区域发展特色、更为具体化的学科方向,导致学科方向设置在一定程度上的一样化.  3.难顶天、难立地  如前所述,地方高校重点学科方向设置长期处于想追赶但赶不上全国重点高校的状态,因此,其学科方向难以进入国内先进水平行列,更不可能接近国际水平,无法顶天;同时,过于强调参考全国高校的标

6、准,也使地方高校重点学科方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服务地方发展实践的作用不足,无法真正立地.这就容易导致两头都不靠的尴尬局面,使一些高校重点学科方向建设虽历经多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成效并不明显。  二、地方高校重点学科方向雷同化的根源分析    地方高校重点学科方向设置雷同化的根源在于受传统计划体制及其惯性的影响,突出表现为三重三轻,即重理论性轻实践性、重一般性轻特殊性、重行政性轻市场性。  1.重理论性轻实践性  随着教育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方高校开始更加注重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实践型人才。但是,在重点学科建设及方向设置上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

7、向。一方面,不少高校对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存在误区,认为这是专业建设问题、而非学科建设问题,对学科与专业的源流关系没有深刻理解,将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生硬分开,形成了学科专业两张皮,认为学科建设应更注重理论性。另一方面,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追求高学历的背景下,实践应用型师资力量就更加难以进入高校,这在客观上导致高校更侧重对理论体系的完整讲授。由此,在重点学科方向设置中也往往更倾向于基础理论。  2.重一般性轻特殊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科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且逐步制度化的过程,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也正是由于制度化,使学科知识的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