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并购规模经济论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1)

银行业并购规模经济论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1)

ID:10367316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6

银行业并购规模经济论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1)_第1页
银行业并购规模经济论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1)_第2页
资源描述:

《银行业并购规模经济论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银行业并购规模经济论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1)【摘要】银行并购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持即是规模经济理论,本文利用DEA模型和Tobit模型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对我国商业银行2003-2005年间的规模经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银行并购规模经济DEA模型    一、基于规模经济的西方银行业并购理论    所谓银行规模经济,即指随着银行规模、人员数量、分支机构数量的扩大而发生的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反映了银行经营规模与成本收益之间的变动关系。根据产权组织理论,银行是一个规模经济效应很强的特殊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银行的规模经济更容易形成,银行经营

2、的对象具有同质性,决定了在不存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银行具有无限的拓展空间。银行业规模的扩大还可以提高信用等级,促进银行效益的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Marshall)最早利用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理论来说明规模效应,哈伯勒(Haberler)进一步发展了规模经济理论,他创立的机会成本说为企业并购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关键是要适度。  银行并购所带来的银行规模经济的益处在于:⑴节省管理费用。在扩张性的并购中,可以通过对管理费用在更多的产品中分摊,使得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大大减少;而在收缩性的并购中,可以通过管理人员的削减直接减少管理费用。⑵降低营销费用,并购发

3、生以后,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可以通过共同的渠道销售。⑶节约银行的研究和开发经费,集中力量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比较来说,银行同业并购比混业并购更能获得规模经济。    二、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我国14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样本期间为2000年到2005年。对这14家样本银行各6个年度观察值所组成的84笔横断面与时间序列混合资料,进行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评估,利用DEA方法和Tobit模型进行实证

4、研究,从定量角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一定的思路。  1、实证分析模型建立  (1)实证分析的DEA模型。DEA理论最初由Farrel于1957年提出,在1978年,Charnes,Cooper和Rhodes创建了DEA模型,即CCR模型。它是一种用于测定具有相同输入和输出、具有相同性质的生产决策单位(DMU)的相对有效性的非参数方法。通过模型的创建,构建生产效率前沿,按照样本点的分布状况,测度各DMU的效率。  DEA模型有很多种类,有面向投入的,也有面向产出的,有规模报酬可变情况下的,也有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的,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

5、本文选用规模报酬可变(VRS)下面向投入的DEA模型。    2、实证分析结果  (1)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实证分析。据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在实证分析时选择以下指标。  投入指标:一级资本(X1,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资产(X2)、利息支出(X3)。  产出指标:存款(Y1)、利润(Y2,营业利润)。共2页:1[2]下一页论文出处(作者):基于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的市场博弈分析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经济和制度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