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脆弱性的诠释及控制对策

我国金融脆弱性的诠释及控制对策

ID:10474705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我国金融脆弱性的诠释及控制对策  _第1页
我国金融脆弱性的诠释及控制对策  _第2页
我国金融脆弱性的诠释及控制对策  _第3页
我国金融脆弱性的诠释及控制对策  _第4页
我国金融脆弱性的诠释及控制对策  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金融脆弱性的诠释及控制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金融脆弱性的诠释及控制对策内容摘要:本文认为要解释和降低我国的金融脆弱性,必须使一般性理论解释和特殊原因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从制度框架去强化金融体系的核心思路。  关键词:金融脆弱性金融风险金融危机    一般而言,金融脆弱性不仅包括可能的损失,还包括已经发生的损失。其实,金融脆弱性的生成时序可以解构成五个部分:初始风险,即不确定事件;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集合;风险所造成的福利损失后果,即脆弱性程度;资产补偿机会集合;末态风险。可见,金融脆弱性在金融风险发生和金融主体对风险做出反应之间的关系、频率和时间中决定,且它描述了金融系统因逐步

2、丧失抗御风险的能力所显现的一种机体羸弱的病理状态。    我国金融脆弱性的一般性理论解释    我国的金融系统是整个价值创造与循环改革模式中的短板,政府对此谨慎对待。业界对金融脆弱性更是较少谈及。然而,我国已经加入WTO并逐步开放金融市场,引入了国外资本强大的竞争力量。所以,加强对金融脆弱性的一般性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其在我国的个性研究应是当务之急。  对我国金融脆弱性的一般性理论解释,必须整合西方学者对金融脆弱性形成机理的单线分析,从立体的角度审视我国金融系统的三大子系统——金融监管、金融市场以及金融主体。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健性是我国

3、金融监管(广义上代表一整套制度安排)的核心目标。但是,监管行为对监管目标具有部分解构性,所以监管者受理性缺陷制约而留存无效行为或制度盲区是导致我国金融脆弱性的制度机理,而“监管跟不上变化”是其典型的表现形式。例如,由于对金融系统的动态均衡把握不足,我国金融监管当局消除某种形式或领域的脆弱性的控制行为容易促使脆弱性向其它形式或领域滑移。  本文以为,我国金融监管的理性缺陷存在主动和非主动形式之分。它实质上拆解了金融系统的整体性功能,使监管子系统与其它两个子系统功能耦合紊乱而出现脆弱性未预料的增加;另外,在我国信贷市场、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上,受

4、信息搜寻成本的硬性约束,任何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具有内在客观的不对称性,因此不同的私人信息便引导各自的效用函数相互异构。当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等这些异构冲突无法调和时,交易链条断裂,使得金融风险不断累积,金融脆弱性加剧;最后,金融主体“逾制行为”和“非理性行为”等异化行为是造成我国金融脆弱性的行为性机理。有学者曾经对我国金融脆弱性进行了经验分析,根据他们量化处理的结果发现:1991年~2000年近10年时间里我国整体金融脆弱性有6年处于脆弱性程度令人关注的状态(脆弱程度分为安全、正常、关注、危险四个级别)。2004年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发表

5、报告指出,我国为全球金融体系中最脆弱的金融体系,其不良资产的清除与重组需当年GNP的40%。    深层诠释我国的金融脆弱性    (一)信用基础薄弱与法律环境缺失导致金融秩序混乱  金融领域的趋利性很强,而广泛存在的“败德行为”就部分的包括市场参与者抛弃对伦理道德规范甚至是法律制度的考虑而损害其他参与者利益的行为。但是,在一个普遍缺乏信用和法律文化的环境里,违约、欺瞒、耍赖、威胁等“败德行为”不单是功利逻辑的驱使,而且更成了习惯力量的制伏。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了企业之间的“三角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倒逼机制”、地方政府与银行的“

6、强制贷款”和“逃废债务”三大弊病,加上改革开放所引发的“文化碰撞与超调”以及“法律臣服于权力”、“立法滞后”等现象,整个融资领域的信用基础与法律环境遭到强烈腐蚀。环顾整个市场体系,那些“被欠”的经济主体会立即在“欠”中找到平衡快感抑或干脆奉行“蓬齐对策”以债偿债,较少有人因此遭到良心的谴责与法律的严惩。所以,杂乱交织的债权与债务致使金融系统的脆弱性程度加大,难以承受随机扰动所形成的内在冲击和外在冲击。这些在金融脆弱性形成的一般机理中并不是一种常理性解释。  (二)金融体系严重的“产权虚位”  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所特有的产权问题为诸多领

7、域的改革所面临,自然就包括金融领域,而这也是我国金融系统脆弱性的关键原因。我国的金融脆弱性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这自然与我国特有的畸形融资结构分不开。目前业界比较定型的看法是认为我国银行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巨额不良资产、低盈利水平、低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不足。究其原因在于:首先,国家财产所有权经常凌驾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财产权之上,使其缺乏法人治理结构,无法保证自身以企业模式稳健经营。其次,银行决策者、管理者、经营者的工作流程如同“从政”而非“从商”。组织结构的行政味过于浓厚,政绩的虚构掩盖了经济绩效的低

8、下。“产权虚位”给一系列政府不合理的行为提供了便利,他们容易将自身的经济扩张冲动和寻租行为的对象转移到各级银行体系。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充分证明了央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的效果和通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