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营销传播的广告策略

整合营销传播的广告策略

ID:10477598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6

整合营销传播的广告策略  _第1页
整合营销传播的广告策略  _第2页
整合营销传播的广告策略  _第3页
整合营销传播的广告策略  _第4页
整合营销传播的广告策略  _第5页
资源描述:

《整合营销传播的广告策略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整合营销传播的广告策略  整合营销传播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由外而内的战略观点为基础,为了与利害关系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营销传播管理者为主体所展开的传播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唐·E·舒尔茨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了整合营销传播(IMC,IntegratedMarket-ingmunication)理论: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管理与提供给顾客或者潜在顾客的产品或服务有关的所有来源的信息的流程,以驱动顾客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并保持顾客对企业产品、服务的忠诚度”。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强调将

2、整合思想运用到企业的营销管理过程中,整合各种营销传播渠道,协调实施,实现与目标顾客的有效沟通。尽管整合营销传播宣告单纯过分依赖广告传播以实现商品营销的时代的结束,但这并不代表广告不再重要或行将灭亡,广告在IMC战略中仍然应该居于首要位置。从某种程度上说,整合营销传播甚至是广告的一种广义延伸。整合营销传播理念对广告的定位策略、策划和传播策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光广告定位策略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从另一方面即营销传播的层面,明确提出营销传播整合的概念,着重强调广告

3、、销售促进、公共关系与宣传、人员推销、直接营销等各种营销传播推广要素的组合与协调(张金海,2002)。广告作为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首先要解决定位问题。广告定位就是广告主与广告公司根据社会既定群体对某种产品属性的重视程度,把自己的广告产品确定于某一市场位置,使其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对某一阶层的目标消费者出售,以利于与其他厂家产品竞争。  从依赖广告传播到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变化过程,是企业经营理念变化的具体体现和延伸。它们同时又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市场环境条件的变化。  在短缺经济卖方市场条件下,

4、企业面对的主要矛盾依次是产能问题和质量问题,由此形成了企业经营的生产理念和产品理念。与生产理念相适应,广告定位体现了一种“告知型”的观念。大家通常认为广告是企业付费的商品宣传(范登·伯格,2006),即把广告服务定位成销售代言。卖方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局限于大众化产品的供给范围,逐步形成了企业经营的所谓产品理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美国的罗瑟·瑞夫斯提出广告应有“独具特点的销售说辞(UniqueSeHingProposition,USP)。他强调在广告中要注意商品之间的差异,并选择好消费者最容易

5、接受的特点作为广告主题(1998)。”  进入富裕经济买方市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逐步转化为市场开拓和产品趋同问题,进而形成了企业经营的营销理念。企业的广告思想都以树立品牌形象为核心,以推动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大卫·奥格威最著名的命题之一就是,“每一广告都是对品牌印象的长期投资”。这种思想演变的结果就是广告应使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一个位置。正如艾·里斯和杰·特劳特所指出,“想在我们传播过多的社会中成功,一个公司必须在其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创造一个位置”。“在定位的时代,去发明或发现了不起的事物并不

6、够,甚至还不需要。然而,你一定要把进入潜在顾客的心智,作为首要之图。(2002)”  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局部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信息竞争、意识竞争等发展到企业的整体性形象竞争。企业经营理念的变化要求广告在销售代言的基础上,协同其他资源,走向整合营销传播,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广告定位思想也进而发展为系统形象的广告定位。这种广告定位思想变革了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定位的局部性和主观性的特点,也改变了以前广告定位的不统一性、零散性、随机性,更多地从完整性、本质性、优异性的角度明确广告定位。

7、  二、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广告策划  整合营销传播本质上是以达到与受众“一对一”沟通并促进购买和形成忠诚顾客为目的的一种系统营销观点。整合营销传播方案的主旨在于影响消费者、潜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那么该方案的策划就必须紧紧围绕消费者、潜在消费者这个轴心来开展,自始至终贯彻“由外及内”的指导原则。我们从广告心理学角度仔细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它与以往广告策划依据上的本质差异。  1、广告策划以消费者的心理图式为基础  广告策划要建立在消费者资料库的基础上。策划人员首先要分析不同类群顾客的消费需求和购买诱因是什

8、么;然后要考察本品牌产品是否适合该类群体,并挖掘本品牌产品更深处的新颖性及存在于产品中的惊奇,同时还要考察消费者、潜在消费者又是如何认知它们的;接着,通过与消费者、潜在消费者的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心目中的品牌网络构成,进而明了本品牌的竞争对手有哪些以及消费者、潜在消费者对它们的认知是怎样的;最后,创造性地提出本品牌产品的消费者利益点和独特的品牌个性。若广告讯息不能影响或改变消费者的心理图式即消费者头脑中的品牌类别网络,那就很难达到和实现预期效果。舒尔茨等人基于现代心理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